[情報] 好文共賞--磨膝?摩西!都是迷信! - 機車
By Cara
at 2009-05-06T11:58
at 2009-05-06T11:58
Table of Contents
※ [本文轉錄自 SuperBike 看板]
作者: susanoo (須佐之男) 看板: SuperBike
標題: [情報] 好文共賞--磨膝?摩西!都是迷信!
時間: Wed May 6 10:40:34 2009
轉貼自重車論壇
http://motocity.com.tw/gp2/viewtopic.php?t=225562&sid=f03295e13bf118faa14d3a42931496ce
作者:shinbox
本文同步發表於 http://shinbox.pixnet.net/blog/post/24925787
過彎還不順就想學磨膝?
常常看到有人練車的目的,只是為了磨膝,甚至還有所謂的「磨膝特訓」,
但是在想要做這樣的動作時,請先捫心自問:「基本功打穩了沒有?」
在Youtube或是坊間許多所謂的「殺彎照」,常常可以看到扭曲到一個
不行的姿勢,車子的傾角甚至不滿40度,身體卻為了讓膝蓋接觸到地
面而呈現扭曲、荒腔走板的「S形體位」,速度沒有正常應該有的水準,
甚至連路線都亂七八糟,這樣的磨膝個人認為一點意義也沒有,
流於形式、滿足膝蓋觸地的虛榮感佔大部分。
在以速度和順暢為主的練習中,先講求磨膝實在是相當愚蠢的作法
首先談談為什麼要磨膝?這不是一個目的,只是一種現象,一種用來
警告車手瀕臨極限的指標!現在的摩托車的車體、輪胎性能都相當優異,
能夠做出相當大的傾角的同時保有相當快的過彎速度,但這時候車手
往往容易迷失在傾角中,而不小心做出過大的傾角而不自覺。而這時候
膝蓋就成為「測量」車體與地面的距離的指標。
這絕對不是用來耍帥的特技動作,更不代表車手的技術好壞與否。事實上,
在珠海賽車場大部分的彎道中,你鮮少看到這些戰神們在摩膝過彎。
說實在,講求磨膝的騎車方式實在是一種愚蠢的行為。
我過彎時做出來的傾角說實在不算小,但我其實很少讓膝蓋旁的滑行塊
接觸到地面,即使在比賽時。可能整場比賽下來,我磨到膝蓋的次數甚
至不超過5次。
首先看看下面兩張圖:這是在教練領跑之下拍攝的後方畫面,圖中的車
手就是在下我
雖然上半身因為是教練輕鬆帶跑,上半身並沒有像在極限攻略時那樣的
將重心壓低和擴張,而此時的時速只有大約100公里左右。而根據PHOTOSHOP
的計算,此時的傾角大約是55度左右
但可以注意到:我的膝蓋根本就還沒接觸到地面,原因只有一個:
因為我們用的是正確的騎乘姿勢,正確的磨膝絕對不是3-40度的傾角
就能做出來,而是需要重心和路線、速度分配多方面的配合才會實現的
正確的姿勢並不能讓你比較容易磨到膝蓋,但是卻可以讓你的重心穩固
並且能夠在彎道中發揮更快的速度。
不論是開車或騎車過彎首重路線取捨,然後才是速度分配和車體操控,
磨膝?那是什麼?當你的速度夠快,傾角自然夠低,膝蓋也就自然的
摩擦到地面,根本不必強求!而且現在的超級摩托車基本上安全傾角
極限其實相當深,大約在60度以上,所以上圖中我做出了55度都在安全範圍內,
也因為我很清楚還沒有到安全極限,所以不需要多費心思去調整而能將注意力
專注在賽道上。
如果刻意磨膝的話,車手的意識會被分散而無法專心在彎道處理上,
而且在潛意識中,為了要把膝蓋往下壓而變得扭曲不堪,連屁股坐的方式都是歪的
,看起來就像隻正在半空中掙扎的烏龜似的尷尬。尤其下半身在這樣的狀況下
根本無法穩固,也因為重心的不穩定另車輛的行進路線無法很順暢的移動,
這實在是一種百害而無一利的騎法。
你看CSBK的肖進的姿勢,擁有CSBK前三甲實力的姿勢絕對不會有
刻意去磨膝的傾向(圖片為泛珠三角超級賽車節 - 春季賽)
擁有「中國最速男」稱號的黃世釗,這個傾角夠低了吧
而且不只是這些戰神,基本上這裡沒有人用「S形體位」在騎車,
不該磨就不會磨,因為實在沒有人會刻意去做那種事情,而且
這樣的姿勢能讓車手很清楚:當碰觸到膝蓋滑行塊時已經瀕臨
安全極限(約60度),讓「磨膝」的動作能夠充分的扮演一個
警告的角色並且兼顧極限性能的發揮,這才是「磨膝」這個動作
真正的含意。所以說,只有3-40度甚至不到的傾角下讓膝蓋貼地滑行,
這樣的動作意義到底在那裡?
就像為了過彎而滑胎,還是為了滑胎而過彎?如果連基本彎道的攻略觀念
都不具備或不完全,一下自想要玩磨膝,這感覺就很像還不會運球就想學灌籃一樣,
只會讓自己的運動風格變得四不像。
練習技術不應該本末倒置,磨膝不只要磨的正確,還要磨得其所,
並不是所有的彎道都要用大傾角甚至磨膝的方式來處理。
最忌諱為了磨膝而過彎!那只會徒增危險性而且對於彎道處理的穩定安全性
其實不會有太多的幫助
但是也許有人會多出一個問題:既然不磨膝,那大腿張開又是為了什麼?
我的答案是:調整過彎重心以及減速板!
只要有本事將車開在150KPH以上的速度,應該都能感覺出風壓之強大,
而這些姿勢正好形成利用風壓來達到微調行進路線的重要關鍵。
在時速220以上的高速彎中,如果光憑重心移動和逆操舵技巧,我敢保證
車手會浪費很多力氣,可是把大腿張開會在車的內側形成一道阻力,
把車「推」到車手希望的行進方向,而出彎時也一樣有用,有時候你會
看到車手出彎時騎上路沿石會把大腿張開也是一樣的道理 - 在不收油門
的情況下將路線往回修。
而煞車時將大腿張開也有目的的,因為前輪負重的關係行進路線幾乎不會
產生變化,所以將大腿張開同樣有輔助煞車以及進彎加深進彎曲率的效果。
所以彎道練習必須先矯正自己的姿勢,而後培養對彎道的眼光,
並且在分配速度的經驗中,養成對車的操控技術,最後再來嘗試用更快的速度、
更深的傾角來處理彎道。
以上,希望提供給摩托車狂熱者一個比較正統的練習方向,報告完畢!
--
作者: susanoo (須佐之男) 看板: SuperBike
標題: [情報] 好文共賞--磨膝?摩西!都是迷信!
時間: Wed May 6 10:40:34 2009
轉貼自重車論壇
http://motocity.com.tw/gp2/viewtopic.php?t=225562&sid=f03295e13bf118faa14d3a42931496ce
作者:shinbox
本文同步發表於 http://shinbox.pixnet.net/blog/post/24925787
過彎還不順就想學磨膝?
常常看到有人練車的目的,只是為了磨膝,甚至還有所謂的「磨膝特訓」,
但是在想要做這樣的動作時,請先捫心自問:「基本功打穩了沒有?」
在Youtube或是坊間許多所謂的「殺彎照」,常常可以看到扭曲到一個
不行的姿勢,車子的傾角甚至不滿40度,身體卻為了讓膝蓋接觸到地
面而呈現扭曲、荒腔走板的「S形體位」,速度沒有正常應該有的水準,
甚至連路線都亂七八糟,這樣的磨膝個人認為一點意義也沒有,
流於形式、滿足膝蓋觸地的虛榮感佔大部分。
在以速度和順暢為主的練習中,先講求磨膝實在是相當愚蠢的作法
首先談談為什麼要磨膝?這不是一個目的,只是一種現象,一種用來
警告車手瀕臨極限的指標!現在的摩托車的車體、輪胎性能都相當優異,
能夠做出相當大的傾角的同時保有相當快的過彎速度,但這時候車手
往往容易迷失在傾角中,而不小心做出過大的傾角而不自覺。而這時候
膝蓋就成為「測量」車體與地面的距離的指標。
這絕對不是用來耍帥的特技動作,更不代表車手的技術好壞與否。事實上,
在珠海賽車場大部分的彎道中,你鮮少看到這些戰神們在摩膝過彎。
說實在,講求磨膝的騎車方式實在是一種愚蠢的行為。
我過彎時做出來的傾角說實在不算小,但我其實很少讓膝蓋旁的滑行塊
接觸到地面,即使在比賽時。可能整場比賽下來,我磨到膝蓋的次數甚
至不超過5次。
首先看看下面兩張圖:這是在教練領跑之下拍攝的後方畫面,圖中的車
手就是在下我
雖然上半身因為是教練輕鬆帶跑,上半身並沒有像在極限攻略時那樣的
將重心壓低和擴張,而此時的時速只有大約100公里左右。而根據PHOTOSHOP
的計算,此時的傾角大約是55度左右
但可以注意到:我的膝蓋根本就還沒接觸到地面,原因只有一個:
因為我們用的是正確的騎乘姿勢,正確的磨膝絕對不是3-40度的傾角
就能做出來,而是需要重心和路線、速度分配多方面的配合才會實現的
正確的姿勢並不能讓你比較容易磨到膝蓋,但是卻可以讓你的重心穩固
並且能夠在彎道中發揮更快的速度。
不論是開車或騎車過彎首重路線取捨,然後才是速度分配和車體操控,
磨膝?那是什麼?當你的速度夠快,傾角自然夠低,膝蓋也就自然的
摩擦到地面,根本不必強求!而且現在的超級摩托車基本上安全傾角
極限其實相當深,大約在60度以上,所以上圖中我做出了55度都在安全範圍內,
也因為我很清楚還沒有到安全極限,所以不需要多費心思去調整而能將注意力
專注在賽道上。
如果刻意磨膝的話,車手的意識會被分散而無法專心在彎道處理上,
而且在潛意識中,為了要把膝蓋往下壓而變得扭曲不堪,連屁股坐的方式都是歪的
,看起來就像隻正在半空中掙扎的烏龜似的尷尬。尤其下半身在這樣的狀況下
根本無法穩固,也因為重心的不穩定另車輛的行進路線無法很順暢的移動,
這實在是一種百害而無一利的騎法。
你看CSBK的肖進的姿勢,擁有CSBK前三甲實力的姿勢絕對不會有
刻意去磨膝的傾向(圖片為泛珠三角超級賽車節 - 春季賽)
擁有「中國最速男」稱號的黃世釗,這個傾角夠低了吧
而且不只是這些戰神,基本上這裡沒有人用「S形體位」在騎車,
不該磨就不會磨,因為實在沒有人會刻意去做那種事情,而且
這樣的姿勢能讓車手很清楚:當碰觸到膝蓋滑行塊時已經瀕臨
安全極限(約60度),讓「磨膝」的動作能夠充分的扮演一個
警告的角色並且兼顧極限性能的發揮,這才是「磨膝」這個動作
真正的含意。所以說,只有3-40度甚至不到的傾角下讓膝蓋貼地滑行,
這樣的動作意義到底在那裡?
就像為了過彎而滑胎,還是為了滑胎而過彎?如果連基本彎道的攻略觀念
都不具備或不完全,一下自想要玩磨膝,這感覺就很像還不會運球就想學灌籃一樣,
只會讓自己的運動風格變得四不像。
練習技術不應該本末倒置,磨膝不只要磨的正確,還要磨得其所,
並不是所有的彎道都要用大傾角甚至磨膝的方式來處理。
最忌諱為了磨膝而過彎!那只會徒增危險性而且對於彎道處理的穩定安全性
其實不會有太多的幫助
但是也許有人會多出一個問題:既然不磨膝,那大腿張開又是為了什麼?
我的答案是:調整過彎重心以及減速板!
只要有本事將車開在150KPH以上的速度,應該都能感覺出風壓之強大,
而這些姿勢正好形成利用風壓來達到微調行進路線的重要關鍵。
在時速220以上的高速彎中,如果光憑重心移動和逆操舵技巧,我敢保證
車手會浪費很多力氣,可是把大腿張開會在車的內側形成一道阻力,
把車「推」到車手希望的行進方向,而出彎時也一樣有用,有時候你會
看到車手出彎時騎上路沿石會把大腿張開也是一樣的道理 - 在不收油門
的情況下將路線往回修。
而煞車時將大腿張開也有目的的,因為前輪負重的關係行進路線幾乎不會
產生變化,所以將大腿張開同樣有輔助煞車以及進彎加深進彎曲率的效果。
所以彎道練習必須先矯正自己的姿勢,而後培養對彎道的眼光,
並且在分配速度的經驗中,養成對車的操控技術,最後再來嘗試用更快的速度、
更深的傾角來處理彎道。
以上,希望提供給摩托車狂熱者一個比較正統的練習方向,報告完畢!
--
Tags:
機車
All Comments
By Daph Bay
at 2009-05-06T14:00
at 2009-05-06T14:00
By Ina
at 2009-05-11T11:28
at 2009-05-11T11:28
By Heather
at 2009-05-13T08:26
at 2009-05-13T08:26
By Sandy
at 2009-05-17T15:15
at 2009-05-17T15:15
By Erin
at 2009-05-18T21:11
at 2009-05-18T21:11
By Thomas
at 2009-05-21T18:43
at 2009-05-21T18:43
By Susan
at 2009-05-24T05:51
at 2009-05-24T05:51
By Emma
at 2009-05-27T08:32
at 2009-05-27T08:32
By Odelette
at 2009-05-29T14:57
at 2009-05-29T14:57
By Lauren
at 2009-05-30T08:37
at 2009-05-30T08:37
By Megan
at 2009-06-02T20:30
at 2009-06-02T20:30
By Joseph
at 2009-06-06T20:48
at 2009-06-06T20:48
By Odelette
at 2009-06-10T13:29
at 2009-06-10T13:29
By Ursula
at 2009-06-12T15:59
at 2009-06-12T15:59
By Kyle
at 2009-06-13T02:20
at 2009-06-13T02:20
By Poppy
at 2009-06-14T00:23
at 2009-06-14T00:23
By Doris
at 2009-06-15T11:06
at 2009-06-15T11:06
By Charlotte
at 2009-06-16T09:51
at 2009-06-16T09:51
By Jacky
at 2009-06-20T15:01
at 2009-06-20T15:01
By Heather
at 2009-06-21T15:45
at 2009-06-21T15:45
By Kristin
at 2009-06-22T05:18
at 2009-06-22T05:18
By Caroline
at 2009-06-23T05:47
at 2009-06-23T05:47
By Eden
at 2009-06-23T16:40
at 2009-06-23T16:40
By Megan
at 2009-06-25T00:19
at 2009-06-25T00:19
By Christine
at 2009-06-28T22:18
at 2009-06-28T22:18
By Leila
at 2009-06-30T19:28
at 2009-06-30T19:28
By Agatha
at 2009-07-02T15:37
at 2009-07-02T15:37
By Thomas
at 2009-07-07T12:45
at 2009-07-07T12:45
By Linda
at 2009-07-11T19:25
at 2009-07-11T19:25
By Eden
at 2009-07-16T03:28
at 2009-07-16T03:28
By Frederica
at 2009-07-18T15:31
at 2009-07-18T15:31
By Quintina
at 2009-07-23T05:12
at 2009-07-23T05:12
By Hamiltion
at 2009-07-24T15:47
at 2009-07-24T15:47
By Wallis
at 2009-07-25T00:34
at 2009-07-25T00:34
By Jessica
at 2009-07-30T00:02
at 2009-07-30T00:02
By Yuri
at 2009-08-03T05:43
at 2009-08-03T05:43
By Delia
at 2009-08-04T23:54
at 2009-08-04T23:54
By Susan
at 2009-08-07T18:28
at 2009-08-07T18:28
By Harry
at 2009-08-07T21:05
at 2009-08-07T21:05
By Isabella
at 2009-08-10T00:40
at 2009-08-10T00:40
By Oliver
at 2009-08-11T23:35
at 2009-08-11T23:35
By Yedda
at 2009-08-15T08:35
at 2009-08-15T08:35
By Charlotte
at 2009-08-17T11:52
at 2009-08-17T11:52
By Skylar DavisLinda
at 2009-08-18T08:15
at 2009-08-18T08:15
Related Posts
機車上完蠟後
By Lydia
at 2009-05-05T16:41
at 2009-05-05T16:41
機車上完蠟後
By Caitlin
at 2009-05-05T11:53
at 2009-05-05T11:53
小眼睛機車工作室
By Oliver
at 2009-05-05T10:44
at 2009-05-05T10:44
雲豹150S時速錶支解過程
By Frederica
at 2009-05-05T04:01
at 2009-05-05T04:01
機車上完蠟後
By Mia
at 2009-05-05T01:05
at 2009-05-05T0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