車子被偷了... - 單車
By Steve
at 2007-06-26T17:28
at 2007-06-26T17:28
Table of Contents
※ 引述《Furch (呼嚕嚕)》之銘言:
: 跟車友買的二手銀藍色 Giant DS-821,
: 平常為往來圖書館代步用,今天停在四號公園捐血站附近,
: (圖書館在公園裡面,平常公園在休閒的民眾不少)
: 才買不到兩星期,而且它的外觀也有點舊舊的,
: 本想說附近還停不少比我昂貴光鮮的車,
: 雖然是鎖兩個鎖在車架和路燈之間,結果還是被偷了,
: 真是有夠機歪...。
: 後來去派出所報案,警察勘查後說事發現場屬於監視器照不到的範圍,
: 就給我填一下單子,蓋指印,留電話和車的特徵,
: 說會幫我"協尋"(這應該沒啥用吧)說找到會通知我,
: 我問他們有什麼單據留底,他們說自行車不屬於機動車輛,目前報案沒有四聯單,
: (是這樣嗎?還是他豪洨我?)
: 總之...還真的蠻不爽的,
: 車舊舊的照樣偷,鎖兩個鎖在車架照樣偷,視線空曠照樣偷,
: 台灣號稱自行車王國,卻對自行車失竊問題一點辦法都沒有....
: 唉。
鎖找到了,兩個鋼纜鎖雙雙遭到剪斷,棄置在草叢中。
從使用油壓剪的狀況看來,小偷應是有備而來,
並且觀察了一段時間,直到晚上才下手。
(下午時間公園人很多,事發現場又比較空曠)
許多自行車失竊文章看下來,其實有許多雷同之處,
但無論是偷竊者的手法,或是車主被動的防竊方式,
卻一直沒有多大的改變,不斷類似事件每年上演七萬次。
然而這樣的問題,卻大幅影響並限制自行車使用者的權益與用途:
1.欲響應環保及自身方便,以自車通勤,卻還遠不如撘公車捷運的低風險
2.腳踏車的輕,方便攜帶,反而成為竊賊偷車的助力
3.多增一筆鎖的開銷:買車必買鎖,尤其越好的鎖越貴
4.為落實車不離身,需額外付出較大精神與注意力,以及體力(扛車上樓)
而有些人或許也在單車失竊後轉而購買二手車,
間接助長贓車轉賣,無形中形成惡性循環。
回頭思考被動的防竊方式,千偏一率,不外乎是注意鎖車的方式,
鎖車的地點等等,對於鎖本身的防竊效果,實在極為有限,
若重新評估設計防盜裝置本身,可能亦有收效:
電子式防盜:
考慮堪用的電子追蹤器,往往動輒萬元之譜,且須額外考慮耐用性,
安裝地點,電源供給,防止淋雨損壞等,往往難以符合經濟效益。
轉向考慮市售警報大鎖(ex:X眼鎖),卻有體積笨重,
淋雨可能損壞,連車一起抬走的不確實防盜效果,且價格多半不平實。
最後或許可考慮土砲DIY迷你防狼警報器,
可安置在坐墊下等不容易一眼看出的地方,
藉由不正常移動車身來觸發警報。
但以上電子式防盜皆存在易損壞,安置困難等缺點,
且若警報不足以喝阻竊賊,同樣無法收效。
物理性防盜:
思考較為簡單的方式,
以多種偽裝達到留下蹤跡以及逞罰竊賊的目的。
改裝隨車水壺,內置油性有色顏料,設計一穩流滴露裝置,
車牽走時觸動機關使顏料沿途滴露,
但僅限於粗心,夜晚行事的竊賊,且經過載運後亦無從追蹤,
不過此一裝置可提升遭到臨時起意偷竊的尋獲率。
龍頭裝置隱藏辣椒噴霧,偽裝為車燈,噴頭指向後方頭臉處,
竊賊上車騎走時觸發機關,遭辣椒噴霧逞罰。
對付集團竊賊無效,逞罰竊賊成分居多,未能確實防竊。
出門攜帶兩組座墊座管,一組自用,一組為竊賊專用,
軟性海綿橡膠內置多跟針頭,外觀與平常無異,但經過乘坐,
針頭即會刺穿坐墊表面,被動式攻擊竊賊臀部,使竊賊無法繼續騎乘。
此法也屬逞罰成分居多,對付集團無效,牽車者無效。
(或設一強力捕鼠夾,攻擊竊賊生殖器官...)
精神式防盜:
隨車攜帶設置標語:
ex:偷車的沒屁眼,此車已遭監視,本車已裝設防盜追蹤器,
多半難以收效,且引人注目。
然而道高一尺,魔高一丈,
無論是任何一種防盜方式,只要經過上市量產,
就一定背負遭到破解的風險:沒有鎖和防盜裝置是不能破壞的,
而要腳踏車原廠配置防盜裝置更是不可能。
更或者,竊盜集團也會上ptt,並且正在看此討論版...
--
: 跟車友買的二手銀藍色 Giant DS-821,
: 平常為往來圖書館代步用,今天停在四號公園捐血站附近,
: (圖書館在公園裡面,平常公園在休閒的民眾不少)
: 才買不到兩星期,而且它的外觀也有點舊舊的,
: 本想說附近還停不少比我昂貴光鮮的車,
: 雖然是鎖兩個鎖在車架和路燈之間,結果還是被偷了,
: 真是有夠機歪...。
: 後來去派出所報案,警察勘查後說事發現場屬於監視器照不到的範圍,
: 就給我填一下單子,蓋指印,留電話和車的特徵,
: 說會幫我"協尋"(這應該沒啥用吧)說找到會通知我,
: 我問他們有什麼單據留底,他們說自行車不屬於機動車輛,目前報案沒有四聯單,
: (是這樣嗎?還是他豪洨我?)
: 總之...還真的蠻不爽的,
: 車舊舊的照樣偷,鎖兩個鎖在車架照樣偷,視線空曠照樣偷,
: 台灣號稱自行車王國,卻對自行車失竊問題一點辦法都沒有....
: 唉。
鎖找到了,兩個鋼纜鎖雙雙遭到剪斷,棄置在草叢中。
從使用油壓剪的狀況看來,小偷應是有備而來,
並且觀察了一段時間,直到晚上才下手。
(下午時間公園人很多,事發現場又比較空曠)
許多自行車失竊文章看下來,其實有許多雷同之處,
但無論是偷竊者的手法,或是車主被動的防竊方式,
卻一直沒有多大的改變,不斷類似事件每年上演七萬次。
然而這樣的問題,卻大幅影響並限制自行車使用者的權益與用途:
1.欲響應環保及自身方便,以自車通勤,卻還遠不如撘公車捷運的低風險
2.腳踏車的輕,方便攜帶,反而成為竊賊偷車的助力
3.多增一筆鎖的開銷:買車必買鎖,尤其越好的鎖越貴
4.為落實車不離身,需額外付出較大精神與注意力,以及體力(扛車上樓)
而有些人或許也在單車失竊後轉而購買二手車,
間接助長贓車轉賣,無形中形成惡性循環。
回頭思考被動的防竊方式,千偏一率,不外乎是注意鎖車的方式,
鎖車的地點等等,對於鎖本身的防竊效果,實在極為有限,
若重新評估設計防盜裝置本身,可能亦有收效:
電子式防盜:
考慮堪用的電子追蹤器,往往動輒萬元之譜,且須額外考慮耐用性,
安裝地點,電源供給,防止淋雨損壞等,往往難以符合經濟效益。
轉向考慮市售警報大鎖(ex:X眼鎖),卻有體積笨重,
淋雨可能損壞,連車一起抬走的不確實防盜效果,且價格多半不平實。
最後或許可考慮土砲DIY迷你防狼警報器,
可安置在坐墊下等不容易一眼看出的地方,
藉由不正常移動車身來觸發警報。
但以上電子式防盜皆存在易損壞,安置困難等缺點,
且若警報不足以喝阻竊賊,同樣無法收效。
物理性防盜:
思考較為簡單的方式,
以多種偽裝達到留下蹤跡以及逞罰竊賊的目的。
改裝隨車水壺,內置油性有色顏料,設計一穩流滴露裝置,
車牽走時觸動機關使顏料沿途滴露,
但僅限於粗心,夜晚行事的竊賊,且經過載運後亦無從追蹤,
不過此一裝置可提升遭到臨時起意偷竊的尋獲率。
龍頭裝置隱藏辣椒噴霧,偽裝為車燈,噴頭指向後方頭臉處,
竊賊上車騎走時觸發機關,遭辣椒噴霧逞罰。
對付集團竊賊無效,逞罰竊賊成分居多,未能確實防竊。
出門攜帶兩組座墊座管,一組自用,一組為竊賊專用,
軟性海綿橡膠內置多跟針頭,外觀與平常無異,但經過乘坐,
針頭即會刺穿坐墊表面,被動式攻擊竊賊臀部,使竊賊無法繼續騎乘。
此法也屬逞罰成分居多,對付集團無效,牽車者無效。
(或設一強力捕鼠夾,攻擊竊賊生殖器官...)
精神式防盜:
隨車攜帶設置標語:
ex:偷車的沒屁眼,此車已遭監視,本車已裝設防盜追蹤器,
多半難以收效,且引人注目。
然而道高一尺,魔高一丈,
無論是任何一種防盜方式,只要經過上市量產,
就一定背負遭到破解的風險:沒有鎖和防盜裝置是不能破壞的,
而要腳踏車原廠配置防盜裝置更是不可能。
更或者,竊盜集團也會上ptt,並且正在看此討論版...
--
Tags:
單車
All Comments
By Daph Bay
at 2007-06-30T02:55
at 2007-06-30T02:55
By Lauren
at 2007-07-02T04:42
at 2007-07-02T04:42
By Rae
at 2007-07-02T06:28
at 2007-07-02T06:28
By Callum
at 2007-07-02T19:50
at 2007-07-02T19:50
By Necoo
at 2007-07-02T21:15
at 2007-07-02T21:15
By Hedy
at 2007-07-07T20:12
at 2007-07-07T20:12
By Zenobia
at 2007-07-08T02:34
at 2007-07-08T02:34
By Elizabeth
at 2007-07-10T11:28
at 2007-07-10T11:28
By Yedda
at 2007-07-13T09:38
at 2007-07-13T09:38
By Carolina Franco
at 2007-07-16T08:03
at 2007-07-16T08:03
By Una
at 2007-07-21T03:29
at 2007-07-21T03:29
Related Posts
車子被偷了...
By Rae
at 2007-06-25T23:04
at 2007-06-25T23:04
折疊車環島
By Callum
at 2007-06-25T20:20
at 2007-06-25T20:20
新竹山崎單車 Louis Garneau GMT
By Belly
at 2007-06-25T16:10
at 2007-06-25T16:10
折疊車環島
By Wallis
at 2007-06-25T15:14
at 2007-06-25T15:14
自行車的廠牌?
By Andrew
at 2007-06-24T22:16
at 2007-06-24T2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