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鼓CK, Extralite, Carbon Ti, DT Swiss - 單車
By Jessica
at 2021-04-13T19:19
at 2021-04-13T19:19
Table of Contents
→ oriol01 : 這些太主觀了:滑順度,棘輪設計咬合,重量,耐用度04/13 16:01
→ oriol01 : 主觀意識太強烈,跟大廠的花鼓落差很大04/13 16:02
你知不知道自己在說什麼呀?? 發了兩篇輪組相關文章,講難聽一點,內容真的很空洞。
被別人質疑,就擺出一副高高在上的樣子回文。
什麼叫做這些太主觀?
主觀意識太強烈??
你要不要回去看看自己一開始發的文章,感覺一下自己的主觀??
※ 引述《oriol01 (elfeo)》之銘言:
: 講道花鼓這個
: 市面上的CK花鼓很少,稀有,台灣能見度低
: 目前耐用度最高的CK花鼓,缺點就是重量不會很輕
: 要組24前/24後,會落在1480克左右,跟BORA WTO系列差不多
你這個才叫主觀,輪組寫1480g左右。
除了花鼓是ck花鼓之外,鋼絲和輪圈是哪個型號,完全沒講。
你這個才叫主觀。
: 大家公認的型號是R45,好保養好維修
: Extralite為義大利品牌,有名的偷料王,這樣才能減輕重量
: 維修保養不易,特殊工具,很輕,低於200克,組起來
: 就很亮眼1250克上下,重點是只能比賽時拿出來用
: 不適合訓練用的,因為東西不能跟CK比,沒有那麼耐用
: Carbon Ti/ Tune/ Hope 都不錯,一樣有不耐用的問題
你說了耐用度很主觀,所以你上面說這麼多花鼓不耐用,主觀到爆。
耐用度怎麼要會客觀?
就直接說這對花鼓可以操幾萬km,直接又明瞭。
明明可以有數據的東西,可以客觀看待,耐用度怎麼會主觀?
: White Industry 目前公認便宜,重量都OK,耐用跟CK一樣,比較親民
: 台灣很多人很喜歡用這家的
: DT SWISS 180/240/350 最便宜就是350,好點的240,稀有的陶瓷培林
: 180,重量差異不到30克,價錢差一倍,在耐用度上240是公認的
: 350是比較常見的好保養,180目前會用在ARC系列跟MONTREAL 系列
: 客製化的話也常見,重點就是價錢不親民。DT的阻力有名的跟DURA ACE比
: CS花鼓,這是頂級花鼓之一,陶瓷培林,最致命的在於培林的
: 封條(SEALING)壽命而不是陶瓷滾珠,最早先掛掉的就是這個地方
: 雖然號稱保固六年不是問題,但是只有針對陶瓷滾珠,封條
: 是最需要常常保養,價錢就好幾倍
: Project 321 CX 系列,用磁鐵技術做花鼓,可惜已經停產
: Industry 9 也跟CK 算是同等級的花鼓,好看,耐用,業界公認的
: 美國最常用的花鼓之一
: 不知道還有人,用過哪一些花鼓也可以分享一下
: DT的花鼓350算很不錯,搭配SAPIM 剛性很夠
: DT的240花鼓搭配自家的AEROLITE/SPLINE鋼絲剛性不會像SAPIM那麼高,很好帶
鋼絲剛性不是這樣看的。
只要輪圈夠硬,其他零件可以撐住高張力,鋼絲張力拉緊到爆炸,剛性就可以撐出來。
除了非常輕量化的花鼓,鋼絲張力拉緊會造成花鼓變型之外。
花鼓本身不太會成為鋼絲張力的阻礙,但是花鼓耳會限制編輪的方式和鋼絲選擇。
鋼絲張力鬆緊,主要還是看輪圈本身決定的。
所以你講了一堆花鼓,甚至講了花鼓和鋼絲張力的關係......根本就講錯方向。
任何一個會編輪的人,都會深刻感受到輪圈和鋼絲張力之間的關係,
花鼓反而不是影響鋼絲張力的主因。
亂講一通。
: CK花鼓市面好聽的花鼓
: EXTRALITE只有輕量,耐用度不會像CK那麼好或是DT
: CP直目前最高就是DT350
: CP值最低就是180
: 夢幻花鼓: CK R45跟 Industry 9
: 停產花鼓 project 321 disc 版本
: carbon ti/ extralite/ hope/ tune 就要看玩家怎麼玩
: white industry 比CK便宜,也排老二
: 其他自家花鼓就要搭配他們的品牌輪組如 ZIPP/ ROVAL/ ENVE/ MAVIC/FFWD/GIANT等
: 看還有誰要不補充???
現在是故意寫一堆破綻,等人來鞭嗎?
真的懂的人,看完也很難補充,亂寫一通是要怎麼補充啦??
=====
在另一篇文章,你這樣推文。
https://www.ptt.cc/bbs/bicycle/M.1617730863.A.5A7.html
→ oriol01 : 在台灣做輪組門檻不高,只要有設備,挖幾個大廠的人04/07 13:02
→ oriol01 : 就可以做,難再推品牌,跟價格定位。現在黑暗勢力04/07 13:03
→ oriol01 : 都看中價錢高於品牌了,畢竟可以買兩組底一組ZIPP 04/07 13:04
我實在是不好意思把你幹爆,但你真的是很小看輪組,觀念也亂七八糟。
案,輪組的水非常深好不好??
有多深?
某大廠,請另一個大牌輪組商OEM多年,常常派人去監工OEM產品。
其實輪組廠根本也知道,大廠是刻意派人來偷學的,大家諜對諜多年。
大廠自認學起來了,開始自己搞,結果問題一堆,頭毛還在燒。
然後你和我說台灣做輪組門檻不高,有設備,挖幾個大廠員工就可以做.....呵呵呵。
單車熱開始,就有小品牌這樣搞了,你可以看看現在還有幾間??
輪子最大的問題,就是理論上的,實際上路一定不一樣。
單純回到花鼓的問題。
花鼓的重量,棘輪設計咬合,順暢度,耐用度.....可以獨立出來看的項目。
以前一組輪子要上市,都會拿給選手先騎個一陣子。
一個職業選手,一年大概要騎2萬km。
強者我朋友,前聯賽市民組冠軍,一年騎1萬2km。
一般愛好者,一年能騎了5千km也算很多了。
現在大家都用訓練台練功率,實際上路的里程數都會更低。
耐用度,騎得多的人說了算。
里程多,直觀又暴力,沒得還嘴的。
以前強者我朋友,市民王傲空之鷹,一年里程數1萬km起跳。
他說耐用,就是耐用,數據在那邊給你看。
另外就是體重,撐得住大塊頭的輪組,高里程,那也是耐用的保證。
而雨騎耐候性,是另一個耐用度的面相。
多半好保養好拆裝的花鼓,防水性都會是問題。
常在雨騎的朋友,多觀察他們的花鼓,會有很好的實證。
耐用度哪裡主觀了?
恰恰耐用度是很容易客觀得到的數據。
=====
咬合數的多寡,會反映在騎士啟動瞬間的反應。
早年歐洲牌子的咬合數都比較低,設計理念是注重咬合面積的扎實程度。
這十多年,大家漸漸把咬合數都做高了一些,差距就變少了。
ck花鼓的高咬合數,是建立off road上的反應基礎,延伸同樣想法在公路車上。
off road滑行的機會比較多,瞬間踩踏時,棘輪咬合數高,反應就快。
咬合數高,重量一定變重,機構也複雜。
高咬合數,齒輪和咬合面積都會比較小,可能無法承受大出力。
這些都是高咬合數棘輪的實際困難,所以現在項ck高咬合數的花鼓很少。
而後輪單向棘輪,在滑行時的阻力,一直都有廠商想要處理。
不過到目前為止,並沒有真正能存活下來的公司。
好不好,真的是個人選擇,這確實是主觀。
但,說明時,說完自己的感想,再用客觀的條件佐證,這樣的評論才有參考性。
=====
滑順度,這個最大的問題是.....
輪子沒有負載的狀況下,空轉滑順度和上路一定有差距。
我個人的選擇方式,只要是軸承本身轉動時,360度一整圈的順暢度是一致的就好。
當然可以選擇很滑順的軸承和陪林,但價格高傷荷包。
有的台廠,花鼓本身預壓很低,空轉很滑,上路很容易壞。
DA花鼓,出了名的珠子不滑,但耐用程度可以傳家。
而目前聽過最好笑的,莫過於某個台灣知名品牌,後輪左右軸承不同心。
這種爛花鼓,再好再順的軸承,用在這種左右不同心的花鼓上.....一定不順。
滑順度,只要不順的,通常都是爛花鼓。
但很順的,不見得上路就會順。
上路順的,很可能耐用度很差。
=====
傳統產業最困難的地方,在於廠商願意花多少時間去研發測試。
以輪組來說,最LOW的廠商就是買別人現成的零件自己搭配組裝拿去賣。
套句網友說的話,這種廠商不是研發,他們只是組裝而已。
好一點的廠商,分析過現成零件的狀況,選好組合後做大量的路試。
路試才有辦法印證自己的想法,修正想法的不足。
很多想法無法在現成零件組合中實現,
願意花本錢去訂製特規的廠商,門檻就高了起來。
大廠,知名品牌,有資金可以去訂製特殊規格來用。
和選手合作,累計更多的里程和騎乘經驗,回頭優化。
大廠的價值就是這樣出來的。
→ oriol01 : 在台灣做輪組門檻不高,只要有設備,挖幾個大廠的人04/07 13:02
→ oriol01 : 就可以做,難再推品牌,跟價格定位。現在黑暗勢力04/07 13:03
→ oriol01 : 都看中價錢高於品牌了,畢竟可以買兩組底一組ZIPP04/07 13:04
在台灣做輪組門檻不高,看到這一句,真的很怒。
就是因為你根本小看了輪組,看得這麼淺,才會推這種文。
輪組在進入碟煞時代後,
徹底解放輪圈煞車邊的限制,未來輪圈可以嘗試的東西會很多。
而加入碟煞後,碟盤擠壓花鼓左右空間,輪組廠勢必要花更多心思去設計。
然後你和我講台灣做輪組門檻不高.....
這麼簡單,你怎麼不去做???
--
事情懂得多
自然有方法~~~~~
--
All Comments
By Suhail Hany
at 2021-04-17T13:26
at 2021-04-17T13:26
By Hazel
at 2021-04-18T11:07
at 2021-04-18T11:07
By Ursula
at 2021-04-22T02:44
at 2021-04-22T02:44
By Regina
at 2021-04-24T16:01
at 2021-04-24T16:01
By Andrew
at 2021-04-28T21:46
at 2021-04-28T21:46
By Joe
at 2021-04-30T18:11
at 2021-04-30T18:11
By Madame
at 2021-05-02T12:50
at 2021-05-02T12:50
By Rachel
at 2021-05-04T18:18
at 2021-05-04T18:18
By Bennie
at 2021-05-07T15:01
at 2021-05-07T15:01
By Ophelia
at 2021-05-10T15:03
at 2021-05-10T15:03
By Adele
at 2021-05-13T00:39
at 2021-05-13T00:39
By Olga
at 2021-05-17T08:31
at 2021-05-17T08:31
By Hedda
at 2021-05-22T07:59
at 2021-05-22T07:59
By Mary
at 2021-05-23T06:38
at 2021-05-23T06:38
By Catherine
at 2021-05-28T01:24
at 2021-05-28T01:24
By Joe
at 2021-05-30T12:44
at 2021-05-30T12:44
By Ina
at 2021-06-02T08:25
at 2021-06-02T08:25
By Anthony
at 2021-06-02T21:42
at 2021-06-02T21:42
By Charlie
at 2021-06-06T05:37
at 2021-06-06T05:37
By Barb Cronin
at 2021-06-08T19:01
at 2021-06-08T19:01
By Megan
at 2021-06-09T14:32
at 2021-06-09T14:32
By Jacky
at 2021-06-13T15:20
at 2021-06-13T15:20
By Todd Johnson
at 2021-06-14T11:15
at 2021-06-14T11:15
By Yuri
at 2021-06-18T17:09
at 2021-06-18T17:09
By Yedda
at 2021-06-21T20:29
at 2021-06-21T20:29
Related Posts
125公分男孩選車?
By Elma
at 2021-04-13T15:41
at 2021-04-13T15:41
花鼓CK, Extralite, Carbon Ti, DT Swiss
By George
at 2021-04-13T00:43
at 2021-04-13T00:43
摔車的代價還真不小
By William
at 2021-04-12T20:57
at 2021-04-12T20:57
scott與giant選擇
By Cara
at 2021-04-12T20:03
at 2021-04-12T20:03
Tiagra 4600後變請益
By Joe
at 2021-04-12T16:08
at 2021-04-12T16: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