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大攜手美利達 策略聯盟賺很大 - 美利達
By Caroline
at 2015-11-09T23:06
at 2015-11-09T23:06
Table of Contents
※ [本文轉錄自 Stock 看板 #1MGB9t2y ]
作者: hoegaarden (喜歡風之谷嗎) 看板: Stock
標題: [新聞] 巨大攜手美利達 策略聯盟賺很大
時間: Mon Nov 9 22:49:24 2015
巨大攜手美利達 策略聯盟賺很大
撰文者陳子恩 2015.11.05
http://goo.gl/l2V0xA
自行車雙雄的巨大(9921.TW)和美利達(9914.TW)是台灣知名國際品牌的超級常客,
相信絕大部分的台灣人都知道,這兩家公司的自行車在全世界享有卓越的聲譽,而這點
也與他們長久以來耀眼的經營績效相互輝映:兩家公司 ROE(股東權益報酬率)長年都
維持在 20% 的高水準、他們建立的台灣自行車產業 A-Team 到目前為止,也是台灣企
業史上少數成功的策略聯盟案例。
不過說真的,這兩間公司到底差在哪?同樣是製造和行銷自行車、都有自己的車隊,也
都在這個技術和市場高度成熟的產業中,在過去十多年享有 15%~20% 的年複合營收
成長率,而且兩間公司的 ROE/ROA(資產報酬率) 基本上也沒有因為競爭的關係呈現衰
退的跡象,我的直覺告訴我:他們一定有什麼在商業模式上的差異。
所以今天我們來簡單的分析一下自行車雙雄吧。通常在確認產業和公司主要製造販售的
產品後(為甚麼傳產比科技電子業容易分析的地方即在此),我會直接將他們 5 年以
上營收、毛利率與營業利益率的資料給整理出來,除了了解產業的成長情況,也是了
解他們成本結構、產品力與管理能力的第一扇門。
我們可以看到,在自行車雙雄的成本結構中,毛利率大約在 15%~20% 左右,反過來
說他們的變動成本大約為營收的80%~85%,這一點和之前分析過的紡織雙雄(跟雙雄
特別有緣)很像,我們可以初步判斷自行車製造是一個原料、人工成本比重相當高的產業
,當然如果你走進自行車製造工廠就會明白是怎麼一回事了。
高變動成本的產業,相較於半導體等需要年年採買廠房設備的產業,比較不會有殺價競
爭、衝高營收以攤銷固定成本的壓力;而搭配像自行車這種技術與市場相對成熟的產業
狀況,基本上可以預期不會年年有高額的資本支出,自然也比較容易產生豐沛的自由現
金流量(前提是應收帳款要好好收回來)。
從兩張圖中可以看到:兩間公司的營收都有逐年成長的趨勢,即便是在景氣不佳的
2007~2009 年,兩間公司都仍維持穩定成長;另外以相對規模來看,巨大的營收差不多
比美利達多一倍左右。
這兩支最近好像很少提到
一支股價逼近兩百 另一支約250
不知是進場良機嗎
--
--
作者: hoegaarden (喜歡風之谷嗎) 看板: Stock
標題: [新聞] 巨大攜手美利達 策略聯盟賺很大
時間: Mon Nov 9 22:49:24 2015
巨大攜手美利達 策略聯盟賺很大
撰文者陳子恩 2015.11.05
http://goo.gl/l2V0xA
自行車雙雄的巨大(9921.TW)和美利達(9914.TW)是台灣知名國際品牌的超級常客,
相信絕大部分的台灣人都知道,這兩家公司的自行車在全世界享有卓越的聲譽,而這點
也與他們長久以來耀眼的經營績效相互輝映:兩家公司 ROE(股東權益報酬率)長年都
維持在 20% 的高水準、他們建立的台灣自行車產業 A-Team 到目前為止,也是台灣企
業史上少數成功的策略聯盟案例。
不過說真的,這兩間公司到底差在哪?同樣是製造和行銷自行車、都有自己的車隊,也
都在這個技術和市場高度成熟的產業中,在過去十多年享有 15%~20% 的年複合營收
成長率,而且兩間公司的 ROE/ROA(資產報酬率) 基本上也沒有因為競爭的關係呈現衰
退的跡象,我的直覺告訴我:他們一定有什麼在商業模式上的差異。
所以今天我們來簡單的分析一下自行車雙雄吧。通常在確認產業和公司主要製造販售的
產品後(為甚麼傳產比科技電子業容易分析的地方即在此),我會直接將他們 5 年以
上營收、毛利率與營業利益率的資料給整理出來,除了了解產業的成長情況,也是了
解他們成本結構、產品力與管理能力的第一扇門。
我們可以看到,在自行車雙雄的成本結構中,毛利率大約在 15%~20% 左右,反過來
說他們的變動成本大約為營收的80%~85%,這一點和之前分析過的紡織雙雄(跟雙雄
特別有緣)很像,我們可以初步判斷自行車製造是一個原料、人工成本比重相當高的產業
,當然如果你走進自行車製造工廠就會明白是怎麼一回事了。
高變動成本的產業,相較於半導體等需要年年採買廠房設備的產業,比較不會有殺價競
爭、衝高營收以攤銷固定成本的壓力;而搭配像自行車這種技術與市場相對成熟的產業
狀況,基本上可以預期不會年年有高額的資本支出,自然也比較容易產生豐沛的自由現
金流量(前提是應收帳款要好好收回來)。
從兩張圖中可以看到:兩間公司的營收都有逐年成長的趨勢,即便是在景氣不佳的
2007~2009 年,兩間公司都仍維持穩定成長;另外以相對規模來看,巨大的營收差不多
比美利達多一倍左右。
這兩支最近好像很少提到
一支股價逼近兩百 另一支約250
不知是進場良機嗎
--
--
All Comments
By Tristan Cohan
at 2015-11-10T00:53
at 2015-11-10T00:53
By Poppy
at 2015-11-10T19:25
at 2015-11-10T19:25
By Olga
at 2015-11-12T20:33
at 2015-11-12T20:33
By Bethany
at 2015-11-17T15:10
at 2015-11-17T15:10
By Isabella
at 2015-11-20T02:37
at 2015-11-20T02:37
By Harry
at 2015-11-22T16:48
at 2015-11-22T16:48
By James
at 2015-11-26T13:27
at 2015-11-26T13:27
By Callum
at 2015-11-28T13:15
at 2015-11-28T13:15
By Ina
at 2015-11-28T23:30
at 2015-11-28T23:30
By Quanna
at 2015-11-29T11:09
at 2015-11-29T11:09
Related Posts
在日本購車建議?
By Zora
at 2015-11-08T19:07
at 2015-11-08T19:07
第一次買公路車,有什麼需要注意的
By Skylar Davis
at 2015-11-07T10:00
at 2015-11-07T10:00
加入車隊或中永和車友
By Ophelia
at 2015-11-07T09:07
at 2015-11-07T09:07
東進武嶺
By Andrew
at 2015-11-05T00:38
at 2015-11-05T00:38
內湖車友
By Kristin
at 2015-11-04T23:23
at 2015-11-04T23: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