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弟最近想要換車 merida 903 與 905的 … - 公路車

By Bethany
at 2009-01-04T08:02
at 2009-01-04T08:02
Table of Contents
※ 引述《vince1987317 (ddd)》之銘言:
: 看上merida 903 與 905
: 1. 請問台北縣市在哪裡有merida的車店 可以買到定價打8折的車嗎?(現金 不開發票的話
: ) 小弟目前只找到8.5折的店 但是好像聽說有賣8折的店
: 2. 903與905的比較! 請問他們兩個的變速系統 Shimano ulterga 與 tiagra 騎起來
: 變速的感覺會差很多嗎?
: 3. 903與905 一台是27速 一台是30速 請問在登山時會有很大的差別嗎?
: 4. 小弟希望這台車能環島 攻武嶺用 這兩台車騎起來會差很多嗎?
: 小弟知道一分錢一分貨 可是想知道fu 會不會有差 還是沒感覺
: → vince1987317:8+1成 這樣跟打七折差不多 那我要殺到台南買 01/03 23:45
: 推 skyman12377:如果無法自己處理車子的問題 把售後服務也算進去吧 01/03 23:46
: 推 tchoo:請多考慮售後服務....這非常重要,ps.903跟905車架一模一樣 01/04 01:53
: → tchoo:大盤都三盤設定的,差異應該不大,能買挖地瓜就別買踢地瓜了 01/04 01:56
看到原po為了價差打算南北奔波買車,不禁為之一愣,
常聽到跨區買車省價差的人,但跨南北買車倒是比較少見。
雖然剛從台中累得要死的回來,但就一個公路車已經換到第二台的人,多少講一點...
1. 公路車的調整與設定,非常,非常的敏感。
別說什麼變速調整之類的基本事項了(偏偏還是很多車店調出來的變速會不太順...)
公路車的煞變把(Shimano的稱作「STI」),跟手把的形狀與角度祇要差一點點,
騎起來就會是天差地遠的差別。
調整的好的車,讓你騎起來握上把跟握下把同樣順暢,變速煞車都很輕鬆;
調整不好的車,讓你握某個把位時可能扣不太到煞車,而不敢握那個把位呢。
而在座艙設定上也敏感很多,公路車比較沒有登山車的自由度,
設定的好,讓你騎的舒服沒煩惱,設定不好,讓你輕則出不了力,重則全身酸痛。
我第一次進行這種調整時是騎一個月後,給第一輛公路車換上新的手把,
(理由?舊的手把的把型讓我握下把時煞車有困難)
換上去後手把帶先不纏,就調整STI的角度,出去試騎,回來再調整「其中一邊」,
再出去試騎比較以決定要用哪一種,調好後當然是再試騎,再調整。
這樣重覆了兩個小時才決定出一個自己喜歡的角度,才把手把帶纏上去。
差距有多大?不過是差了2cm的高度吧,這樣就是天與地的差別了。
當然這樣使用下來有個小缺點,就是太習慣自己的車,騎到別人的車不用騎出去,
設定跟自己的車有一些差異的話,一握到手把上就覺得全身不自在了....
座艙設定呢?有一次自己手癢亂調座墊前後,隔天出門騎整個使不上力,
我也不敢硬騎(那天行程本來是106乙接106),打電話跟車友說抱歉不過去了。
牽到車店,一上訓練台...啊整個fitting好的設定就被我搞到跑掉啦,
拿出鉛垂線,重新抓座墊前後高低,調整好之後又是一尾活龍了。
2. 公路車的煞車是線拉式的c夾,走線好不好的差異也是讓你煞起車來完全不一樣,
線走得好,按煞車不會拖泥帶水;線走不好,也就多用點力煞車吧。
這種靈敏度的差異在下坡時特別明顯,可以很清楚地掌握住煞車力道。
喔,我講的是成車出車時做的把線修整一下,還不到全車重新換線重走的地步,
細心一點的弄大概10~20分鐘就可以弄好,不用留車等上好幾天或甚至好幾週,
交車時店家認為這是服務之一而做的,當然沒有加收任何費用。
3. 從以上的狀況可以得知,我很在意店家的服務與技術。
零件等級上,就我自己的使用而言,先用九速DuraACE,後來用十速的105,
DuraACE如何?後變部份,跟105在同樣調整下幾乎是分不太出變速順暢度有差。
反而是大盤讓我適應了好久,舊車是用RaceFace Cadence,新車是105大盤,
騎了一個月都還一直覺得舊車的前變速比較順,直到跟店家討論....
我才瞭解「RaceFace的上鏈點跟Shimano不一樣,後者要在何時變速才有效率」,
之後改變之前熟悉的變速習慣,好啦,搞定,105大盤也很順啊。
唉呀,怎麼講零件跟變速效率,又回到店家的服務與技術呢.....
4. 不過,這是我個人狀況,不見得每個人都這麼在意車子的設定。
特別是看到數字站那邊某些的開箱文,公路車甚至裝得像淑女車,
(如ENZO早川在書中所提的那樣)
雖然會讓我一直懷疑「他們這樣會好騎嗎?」,但反正騎車是自己的事,
他們有錢可以刺激台灣景氣,騎出問題還可以消耗醫療資源,也就為之釋懷了。
所以,我的結論很簡單:
除非你自己很熟悉各種調整,出車後不需要再去找店家服務,
甚至出車有些小地方的問題也可以自行處理並解決。
那,賺價差是合理的,反正不買車店的服務與技術,祇要買到車就好。
不然,有些錢還是不要省,套句某音響討論區的話:
「豬都殺了,還省醬油?」
兩三萬都花下去了,卻為了省兩三千得到一台設定不完全,調整不順暢的車子,
日後有狀況還得再花錢請其他車店調整,這些累積的維修費用很快就會超過價差了。
如果這樣還覺得賺價差很值得,以後怎麼樣是以後的事,那就去賺吧。
--
男人的浪漫...就是沒錢
--
: 看上merida 903 與 905
: 1. 請問台北縣市在哪裡有merida的車店 可以買到定價打8折的車嗎?(現金 不開發票的話
: ) 小弟目前只找到8.5折的店 但是好像聽說有賣8折的店
: 2. 903與905的比較! 請問他們兩個的變速系統 Shimano ulterga 與 tiagra 騎起來
: 變速的感覺會差很多嗎?
: 3. 903與905 一台是27速 一台是30速 請問在登山時會有很大的差別嗎?
: 4. 小弟希望這台車能環島 攻武嶺用 這兩台車騎起來會差很多嗎?
: 小弟知道一分錢一分貨 可是想知道fu 會不會有差 還是沒感覺
: → vince1987317:8+1成 這樣跟打七折差不多 那我要殺到台南買 01/03 23:45
: 推 skyman12377:如果無法自己處理車子的問題 把售後服務也算進去吧 01/03 23:46
: 推 tchoo:請多考慮售後服務....這非常重要,ps.903跟905車架一模一樣 01/04 01:53
: → tchoo:大盤都三盤設定的,差異應該不大,能買挖地瓜就別買踢地瓜了 01/04 01:56
看到原po為了價差打算南北奔波買車,不禁為之一愣,
常聽到跨區買車省價差的人,但跨南北買車倒是比較少見。
雖然剛從台中累得要死的回來,但就一個公路車已經換到第二台的人,多少講一點...
1. 公路車的調整與設定,非常,非常的敏感。
別說什麼變速調整之類的基本事項了(偏偏還是很多車店調出來的變速會不太順...)
公路車的煞變把(Shimano的稱作「STI」),跟手把的形狀與角度祇要差一點點,
騎起來就會是天差地遠的差別。
調整的好的車,讓你騎起來握上把跟握下把同樣順暢,變速煞車都很輕鬆;
調整不好的車,讓你握某個把位時可能扣不太到煞車,而不敢握那個把位呢。
而在座艙設定上也敏感很多,公路車比較沒有登山車的自由度,
設定的好,讓你騎的舒服沒煩惱,設定不好,讓你輕則出不了力,重則全身酸痛。
我第一次進行這種調整時是騎一個月後,給第一輛公路車換上新的手把,
(理由?舊的手把的把型讓我握下把時煞車有困難)
換上去後手把帶先不纏,就調整STI的角度,出去試騎,回來再調整「其中一邊」,
再出去試騎比較以決定要用哪一種,調好後當然是再試騎,再調整。
這樣重覆了兩個小時才決定出一個自己喜歡的角度,才把手把帶纏上去。
差距有多大?不過是差了2cm的高度吧,這樣就是天與地的差別了。
當然這樣使用下來有個小缺點,就是太習慣自己的車,騎到別人的車不用騎出去,
設定跟自己的車有一些差異的話,一握到手把上就覺得全身不自在了....
座艙設定呢?有一次自己手癢亂調座墊前後,隔天出門騎整個使不上力,
我也不敢硬騎(那天行程本來是106乙接106),打電話跟車友說抱歉不過去了。
牽到車店,一上訓練台...啊整個fitting好的設定就被我搞到跑掉啦,
拿出鉛垂線,重新抓座墊前後高低,調整好之後又是一尾活龍了。
2. 公路車的煞車是線拉式的c夾,走線好不好的差異也是讓你煞起車來完全不一樣,
線走得好,按煞車不會拖泥帶水;線走不好,也就多用點力煞車吧。
這種靈敏度的差異在下坡時特別明顯,可以很清楚地掌握住煞車力道。
喔,我講的是成車出車時做的把線修整一下,還不到全車重新換線重走的地步,
細心一點的弄大概10~20分鐘就可以弄好,不用留車等上好幾天或甚至好幾週,
交車時店家認為這是服務之一而做的,當然沒有加收任何費用。
3. 從以上的狀況可以得知,我很在意店家的服務與技術。
零件等級上,就我自己的使用而言,先用九速DuraACE,後來用十速的105,
DuraACE如何?後變部份,跟105在同樣調整下幾乎是分不太出變速順暢度有差。
反而是大盤讓我適應了好久,舊車是用RaceFace Cadence,新車是105大盤,
騎了一個月都還一直覺得舊車的前變速比較順,直到跟店家討論....
我才瞭解「RaceFace的上鏈點跟Shimano不一樣,後者要在何時變速才有效率」,
之後改變之前熟悉的變速習慣,好啦,搞定,105大盤也很順啊。
唉呀,怎麼講零件跟變速效率,又回到店家的服務與技術呢.....
4. 不過,這是我個人狀況,不見得每個人都這麼在意車子的設定。
特別是看到數字站那邊某些的開箱文,公路車甚至裝得像淑女車,
(如ENZO早川在書中所提的那樣)
雖然會讓我一直懷疑「他們這樣會好騎嗎?」,但反正騎車是自己的事,
他們有錢可以刺激台灣景氣,騎出問題還可以消耗醫療資源,也就為之釋懷了。
所以,我的結論很簡單:
除非你自己很熟悉各種調整,出車後不需要再去找店家服務,
甚至出車有些小地方的問題也可以自行處理並解決。
那,賺價差是合理的,反正不買車店的服務與技術,祇要買到車就好。
不然,有些錢還是不要省,套句某音響討論區的話:
「豬都殺了,還省醬油?」
兩三萬都花下去了,卻為了省兩三千得到一台設定不完全,調整不順暢的車子,
日後有狀況還得再花錢請其他車店調整,這些累積的維修費用很快就會超過價差了。
如果這樣還覺得賺價差很值得,以後怎麼樣是以後的事,那就去賺吧。
--
男人的浪漫...就是沒錢
--
All Comments

By Gary
at 2009-01-06T10:34
at 2009-01-06T10:34

By Lydia
at 2009-01-11T07:50
at 2009-01-11T07:50

By Quanna
at 2009-01-14T14:12
at 2009-01-14T14:12

By Dora
at 2009-01-19T01:02
at 2009-01-19T01:02

By Poppy
at 2009-01-23T14:24
at 2009-01-23T14:24

By Rosalind
at 2009-01-26T14:31
at 2009-01-26T14:31

By Olive
at 2009-01-28T08:32
at 2009-01-28T08:32

By Hedwig
at 2009-01-31T09:21
at 2009-01-31T09:21

By Yedda
at 2009-02-03T17:24
at 2009-02-03T17:24

By Barb Cronin
at 2009-02-08T16:30
at 2009-02-08T16:30

By Jack
at 2009-02-12T00:00
at 2009-02-12T00:00

By Gary
at 2009-02-13T13:15
at 2009-02-13T13:15
Related Posts
四萬塊內公路車的選擇

By Suhail Hany
at 2009-01-04T00:00
at 2009-01-04T00:00
登山車網站介紹M字部-1

By Franklin
at 2009-01-02T22:59
at 2009-01-02T22:59
請問一下頭碗的規格與拆卸方法

By Donna
at 2009-01-02T21:36
at 2009-01-02T21:36
膝蓋痛 不知怎麼調坐墊高度

By Sandy
at 2009-01-01T08:47
at 2009-01-01T08:47
換前叉後重新適應的兩個月...

By Dorothy
at 2008-12-31T14:01
at 2008-12-31T1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