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生傲骨 PGO TIGRA彪虎125 試乘心得 - 野狼
By Harry
at 2011-01-08T13:29
at 2011-01-08T13:29
Table of Contents
天生傲骨 PGO TIGRA彪虎125
外觀諸元配件可參考圖文並茂的Singer大大 http://forum.jorsindo.com/thread-2244081-1-1.html
搶先試乘的動新聞 http://tinyurl.com/25vzzc9
在試乘前我也只看過這兩篇報導,以下試乘後的心得。
圖文好讀版同步表於 網誌 http://www.wretch.cc/blog/kax0205/14263618
小老婆 http://forum.jorsindo.com/thread-2246219-1-1.html
當天提供的車輛有三輛TIGRA,New Fighter150,Racing150,新勁戰125
全原廠配備(懸吊 制動 輪胎皆是)
[懸吊部分]
以目前的設定來說,山道騎乘非常順暢,後輪循跡性與路面回饋的感覺紮實,
前叉屬於偏硬的設定,路面不整的地方跳動感稍為明顯,
賽道騎乘的話前叉只要稍做調整即可
以道路使用的話就稍微偏硬,前後都需要調整為較軟的設定才可以符合台灣的路面使用。
這點原廠新勁戰便是採用後懸吊較軟的設定,適合市區騎乘。
[制動方面]
我認為原廠提供的卡鉗組已經夠一般山路與道路使用
(下移的後卡鉗瞬間捏已經可以鎖死),有比較性能取向的需求時
更換摩擦係數較高的來令片即可
如果要改用Brembo或是其他對四以上卡鉗,前叉 碟盤 與總泵須重新設定才會有效果。
沒有天天在過年的不是嗎?換上Brembo不一定就比較強,廠商也是要符合成本考量
[動力方面]
*起步
Racing150>New Fighter150>TIGRA125=新勁戰125
*加速方面
接合至6000轉 Racing150=New Fighter150>TIGRA125=新勁戰125
(這時候150cc的扭力較為強大,125cc的車子沒有優勢)
6000轉至8500轉左右 TIGRA125>=Racing150=New Fighter150>新勁戰125
進入6000轉後TIGRA125扭力隨之展現,充實飽滿的感覺真的有別於一般
氣冷車輛,油門繼續打開時動力源源不絕的來,動力非常充沛
(工程師說目前測試的TIGRA配重為11克,比較性能傾向的設定,
上市時可能會增加配重,所以只要優先修改傳動,便可獲的第一步的動力解放)
*極速方面
8500轉後 TIGRA125>>New Fighter150>新勁戰125>Racing150 (TIGRA是10500轉斷油)
第一次試乘時,8500轉後TIGRA沒有停歇的持續加速,
令我非常驚豔(超乎我對一般125的感受,這才是水冷車應該有的加速感),
最後表速來到125km(法規關係當然有灌水),
第二次同路段試乘時我騎New FT,尾速逐步拉了快200公尺才逐漸超過TIGRA,
這時的NewFT表速是115km
(當時,我約67kg+輕裝,TIGRA車手約56kg+5kg的皮衣,
我們兩個都是趴車把身體縮進去)
但是NewFT並沒有TIGRA那種8500轉後蠢蠢欲動的加速感,只是順順的超過去。
而新勁戰在8500轉左右是動力較為飽和的狀態,以一般125cc而言已經算很好
Racing 8500轉後令人失望,完全是空空的沒有感覺。
[引擎方面]
TIGRA 引擎內徑52.4mm 行程57.8mm 壓縮比11:1 最大馬力13.5ps/8750rpm
最大扭力 11.2N-m/7500rpm(不過6000轉時便到達90%輸出,相對於新勁戰更為提早)
水冷引擎提供的冷卻系統在高溫高轉時可以發揮,所以高轉時的表現會比同樣
缸徑:52.4mm 行程:57.9mm 最大馬力:10.4ps/8500rpm 最大扭力:0.94kg-m/7500rpm
的新勁戰要來的佳(天生引擎結構限制)
值得一提的水冷系統,在設定水溫到達前,由水幫浦的小水管與引擎內部水道作小循環,
溫度提升後由水管閥門導向大水管至水冷排(放在前斜板中)作大循環,
水箱內壓力設定水溫沸點約125度C,引擎所以可以在更高的溫度下(相對於氣冷車)
完全燃燒,壓縮比也可以略微提高,提升燃燒效率。
由於水冷引擎的研發包括水道油道與油氣混合空間,總工程師為我們詳細解說,
當初開發引擎的時候,也是幾番測試,二合一的墊片解決水道油道等在熱漲冷縮時
產生變形的問題
(當然水道的設計充分冷卻缸體也有關係,冷卻較少的缸體部分有可能產生形變,
水冷引擎開發的一個重點之一)
[操控方面]
山路 新勁戰125=TIGRA125>Racing150>New Fighter150
這裡會是等於的意思,其實兩者的操控性都很好,只是操作的是上面略有不同,
新勁戰原廠坐墊較低,重心由椅墊下(引擎)往前方延伸,在連續彎路上可以順暢
的變換重心,削平坐墊後可以更順暢作重心轉換。
TIGRA的重心屬於坐墊下往上與左右平均延伸,原廠座墊較高,重心較新勁戰高
,但是在飛旋腳踏的上方腳踏踩的空間較多(可以再長一點會更好)
只要腳夾緊稍微向後放,騎姿便會更為戰鬥,
而且雙翼倒Y式車架的補強剛性強化明顯,橫向作動有紮實的感覺。
(這點如果騎過愛將或是追風,再去騎野狼或是KTR,便可感受到車架變化的剛性,
並不是一般鑽石車架或是速克達車架不好,車輛原廠設定本來就有自己的考量,
原本就是商用車與道路用車,設計當然有所區別)
工程師說TIGRA原本就是賽道設計作出發,車架才會採用雙翼倒Y式車架,
強化性能與操控
若以檔車來作比較,新勁戰就是比較偏跑車的騎乘感(重心偏低),
TIGRA就是較滑胎車的騎乘感(重心稍高) 只要熟悉兩者的重心配置,
加以修正操駕方式,在山路上都可以行雲流水的變換重心
Racing與New FT因為軸距較長,重心較往後延伸,稍微不利重心變化與轉向,
這裡就不做討論。
道路 新勁戰125>Racing150>TIGRA125>New Fighter150
新勁戰的原廠懸吊沒話說,道路使用非常舒適,坐墊包覆性也較其他車款佳,
Racing表現適中,TIGRA由於坐墊較高且偏硬,市區騎乘稍微不適
(試乘這批TIGRA並沒有配備上市時的三種座高坐墊選擇,屬於測試用較硬款
(有可能是歐規版,嘿嘿)
公司承諾上市時會依照一般消費者考量作為調整,非常貼心)
NewFT 不知道為什麼車頭延伸至車身在試乘時很晃,
龍頭也比較高(對我而言有種阿嬤電動車的Fu
與多年前騎乘過的CPI GPR居然有些雷同,相信前叉設定略為修正便可改善)
[外觀方面]
由於水冷排前置前斜板,第一眼的印象是部分設計較為寬厚,
實際上與新競戰差不多,方向燈高度辨識,安全性大為提高。
頭燈較為憨厚,霸氣略減。
整體辨別性稍其他主流12吋速克達低,第一眼可能認不出來是哪款車。
[其他]
內建車充,暗鎖。資訊豐富的液晶表,但是文字部分有點小,一時間難以閱讀
歐規部分有的側柱熄火安全裝置台灣沒有配備,令人遺憾
QK鈕,見仁見智。頭燈投射範圍廣且亮。
整體而言這是一輛性能取性的速克達,PGO的誠意十足
(從近來的XHOT原廠配備便可看出,油冷排 魚眼 改裝前叉 精美的拉桿
誠意十足的液晶表,連續9連霸的台灣精品獎)
用心製作這款水冷引擎雖然不是國內的第一顆水冷引擎,但是近年來表現優異的引擎
(與XHOT等同級125引擎設計 完全不同,畢竟輸出動力不一樣),
相信上市後會為主流12吋市場投下震撼彈
它可以是一輛換上輪胎便下場跑的速克達,絕對不含糊。懸吊稍作調整後,
一般道路使用也很方便。原廠最強125噴射引擎,整體表現直逼150
別人沒有做的主流水冷引擎,PGO先踏上了這條路,這是值得肯定的地方,
也值得國內其他車商作為借鏡。
(原po為現任逢甲大學機動車輛研究社社長,以上為個人觀感,並不代表整個社團發言)
最後謝謝PGO美珍姊與總工程師們的熱情解說及招待
--
外觀諸元配件可參考圖文並茂的Singer大大 http://forum.jorsindo.com/thread-2244081-1-1.html
搶先試乘的動新聞 http://tinyurl.com/25vzzc9
在試乘前我也只看過這兩篇報導,以下試乘後的心得。
圖文好讀版同步表於 網誌 http://www.wretch.cc/blog/kax0205/14263618
小老婆 http://forum.jorsindo.com/thread-2246219-1-1.html
當天提供的車輛有三輛TIGRA,New Fighter150,Racing150,新勁戰125
全原廠配備(懸吊 制動 輪胎皆是)
[懸吊部分]
以目前的設定來說,山道騎乘非常順暢,後輪循跡性與路面回饋的感覺紮實,
前叉屬於偏硬的設定,路面不整的地方跳動感稍為明顯,
賽道騎乘的話前叉只要稍做調整即可
以道路使用的話就稍微偏硬,前後都需要調整為較軟的設定才可以符合台灣的路面使用。
這點原廠新勁戰便是採用後懸吊較軟的設定,適合市區騎乘。
[制動方面]
我認為原廠提供的卡鉗組已經夠一般山路與道路使用
(下移的後卡鉗瞬間捏已經可以鎖死),有比較性能取向的需求時
更換摩擦係數較高的來令片即可
如果要改用Brembo或是其他對四以上卡鉗,前叉 碟盤 與總泵須重新設定才會有效果。
沒有天天在過年的不是嗎?換上Brembo不一定就比較強,廠商也是要符合成本考量
[動力方面]
*起步
Racing150>New Fighter150>TIGRA125=新勁戰125
*加速方面
接合至6000轉 Racing150=New Fighter150>TIGRA125=新勁戰125
(這時候150cc的扭力較為強大,125cc的車子沒有優勢)
6000轉至8500轉左右 TIGRA125>=Racing150=New Fighter150>新勁戰125
進入6000轉後TIGRA125扭力隨之展現,充實飽滿的感覺真的有別於一般
氣冷車輛,油門繼續打開時動力源源不絕的來,動力非常充沛
(工程師說目前測試的TIGRA配重為11克,比較性能傾向的設定,
上市時可能會增加配重,所以只要優先修改傳動,便可獲的第一步的動力解放)
*極速方面
8500轉後 TIGRA125>>New Fighter150>新勁戰125>Racing150 (TIGRA是10500轉斷油)
第一次試乘時,8500轉後TIGRA沒有停歇的持續加速,
令我非常驚豔(超乎我對一般125的感受,這才是水冷車應該有的加速感),
最後表速來到125km(法規關係當然有灌水),
第二次同路段試乘時我騎New FT,尾速逐步拉了快200公尺才逐漸超過TIGRA,
這時的NewFT表速是115km
(當時,我約67kg+輕裝,TIGRA車手約56kg+5kg的皮衣,
我們兩個都是趴車把身體縮進去)
但是NewFT並沒有TIGRA那種8500轉後蠢蠢欲動的加速感,只是順順的超過去。
而新勁戰在8500轉左右是動力較為飽和的狀態,以一般125cc而言已經算很好
Racing 8500轉後令人失望,完全是空空的沒有感覺。
[引擎方面]
TIGRA 引擎內徑52.4mm 行程57.8mm 壓縮比11:1 最大馬力13.5ps/8750rpm
最大扭力 11.2N-m/7500rpm(不過6000轉時便到達90%輸出,相對於新勁戰更為提早)
水冷引擎提供的冷卻系統在高溫高轉時可以發揮,所以高轉時的表現會比同樣
缸徑:52.4mm 行程:57.9mm 最大馬力:10.4ps/8500rpm 最大扭力:0.94kg-m/7500rpm
的新勁戰要來的佳(天生引擎結構限制)
值得一提的水冷系統,在設定水溫到達前,由水幫浦的小水管與引擎內部水道作小循環,
溫度提升後由水管閥門導向大水管至水冷排(放在前斜板中)作大循環,
水箱內壓力設定水溫沸點約125度C,引擎所以可以在更高的溫度下(相對於氣冷車)
完全燃燒,壓縮比也可以略微提高,提升燃燒效率。
由於水冷引擎的研發包括水道油道與油氣混合空間,總工程師為我們詳細解說,
當初開發引擎的時候,也是幾番測試,二合一的墊片解決水道油道等在熱漲冷縮時
產生變形的問題
(當然水道的設計充分冷卻缸體也有關係,冷卻較少的缸體部分有可能產生形變,
水冷引擎開發的一個重點之一)
[操控方面]
山路 新勁戰125=TIGRA125>Racing150>New Fighter150
這裡會是等於的意思,其實兩者的操控性都很好,只是操作的是上面略有不同,
新勁戰原廠坐墊較低,重心由椅墊下(引擎)往前方延伸,在連續彎路上可以順暢
的變換重心,削平坐墊後可以更順暢作重心轉換。
TIGRA的重心屬於坐墊下往上與左右平均延伸,原廠座墊較高,重心較新勁戰高
,但是在飛旋腳踏的上方腳踏踩的空間較多(可以再長一點會更好)
只要腳夾緊稍微向後放,騎姿便會更為戰鬥,
而且雙翼倒Y式車架的補強剛性強化明顯,橫向作動有紮實的感覺。
(這點如果騎過愛將或是追風,再去騎野狼或是KTR,便可感受到車架變化的剛性,
並不是一般鑽石車架或是速克達車架不好,車輛原廠設定本來就有自己的考量,
原本就是商用車與道路用車,設計當然有所區別)
工程師說TIGRA原本就是賽道設計作出發,車架才會採用雙翼倒Y式車架,
強化性能與操控
若以檔車來作比較,新勁戰就是比較偏跑車的騎乘感(重心偏低),
TIGRA就是較滑胎車的騎乘感(重心稍高) 只要熟悉兩者的重心配置,
加以修正操駕方式,在山路上都可以行雲流水的變換重心
Racing與New FT因為軸距較長,重心較往後延伸,稍微不利重心變化與轉向,
這裡就不做討論。
道路 新勁戰125>Racing150>TIGRA125>New Fighter150
新勁戰的原廠懸吊沒話說,道路使用非常舒適,坐墊包覆性也較其他車款佳,
Racing表現適中,TIGRA由於坐墊較高且偏硬,市區騎乘稍微不適
(試乘這批TIGRA並沒有配備上市時的三種座高坐墊選擇,屬於測試用較硬款
(有可能是歐規版,嘿嘿)
公司承諾上市時會依照一般消費者考量作為調整,非常貼心)
NewFT 不知道為什麼車頭延伸至車身在試乘時很晃,
龍頭也比較高(對我而言有種阿嬤電動車的Fu
與多年前騎乘過的CPI GPR居然有些雷同,相信前叉設定略為修正便可改善)
[外觀方面]
由於水冷排前置前斜板,第一眼的印象是部分設計較為寬厚,
實際上與新競戰差不多,方向燈高度辨識,安全性大為提高。
頭燈較為憨厚,霸氣略減。
整體辨別性稍其他主流12吋速克達低,第一眼可能認不出來是哪款車。
[其他]
內建車充,暗鎖。資訊豐富的液晶表,但是文字部分有點小,一時間難以閱讀
歐規部分有的側柱熄火安全裝置台灣沒有配備,令人遺憾
QK鈕,見仁見智。頭燈投射範圍廣且亮。
整體而言這是一輛性能取性的速克達,PGO的誠意十足
(從近來的XHOT原廠配備便可看出,油冷排 魚眼 改裝前叉 精美的拉桿
誠意十足的液晶表,連續9連霸的台灣精品獎)
用心製作這款水冷引擎雖然不是國內的第一顆水冷引擎,但是近年來表現優異的引擎
(與XHOT等同級125引擎設計 完全不同,畢竟輸出動力不一樣),
相信上市後會為主流12吋市場投下震撼彈
它可以是一輛換上輪胎便下場跑的速克達,絕對不含糊。懸吊稍作調整後,
一般道路使用也很方便。原廠最強125噴射引擎,整體表現直逼150
別人沒有做的主流水冷引擎,PGO先踏上了這條路,這是值得肯定的地方,
也值得國內其他車商作為借鏡。
(原po為現任逢甲大學機動車輛研究社社長,以上為個人觀感,並不代表整個社團發言)
最後謝謝PGO美珍姊與總工程師們的熱情解說及招待
--
All Comments
By Kristin
at 2011-01-10T01:38
at 2011-01-10T01:38
By Harry
at 2011-01-11T06:41
at 2011-01-11T06:41
By Jessica
at 2011-01-11T20:20
at 2011-01-11T20:20
By Susan
at 2011-01-16T12:06
at 2011-01-16T12:06
By Yedda
at 2011-01-18T08:16
at 2011-01-18T08:16
By Freda
at 2011-01-20T08:43
at 2011-01-20T08:43
By Olivia
at 2011-01-20T18:07
at 2011-01-20T18:07
By Cara
at 2011-01-22T21:13
at 2011-01-22T21:13
By Rae
at 2011-01-24T16:20
at 2011-01-24T16:20
By Caitlin
at 2011-01-28T15:58
at 2011-01-28T15:58
By Agnes
at 2011-01-30T19:35
at 2011-01-30T19:35
By Zanna
at 2011-02-03T09:38
at 2011-02-03T09:38
By Daniel
at 2011-02-04T08:59
at 2011-02-04T08:59
By Olive
at 2011-02-07T06:57
at 2011-02-07T06:57
By Ula
at 2011-02-09T14:16
at 2011-02-09T14:16
By Regina
at 2011-02-14T04:46
at 2011-02-14T04:46
By Kelly
at 2011-02-16T17:51
at 2011-02-16T17:51
By Una
at 2011-02-19T17:02
at 2011-02-19T17:02
By Mary
at 2011-02-22T18:48
at 2011-02-22T18:48
By Lauren
at 2011-02-23T13:27
at 2011-02-23T13:27
By Ula
at 2011-02-24T19:27
at 2011-02-24T19:27
By Zanna
at 2011-02-25T04:54
at 2011-02-25T04:54
By Kumar
at 2011-03-01T11:44
at 2011-03-01T11:44
By Frederic
at 2011-03-02T03:25
at 2011-03-02T03:25
By Callum
at 2011-03-02T09:19
at 2011-03-02T09:19
By Brianna
at 2011-03-05T03:09
at 2011-03-05T03:09
By Elma
at 2011-03-08T00:45
at 2011-03-08T00:45
By Kyle
at 2011-03-11T04:47
at 2011-03-11T04:47
By Hardy
at 2011-03-11T23:59
at 2011-03-11T23:59
By Jacob
at 2011-03-16T05:16
at 2011-03-16T05:16
By Tracy
at 2011-03-20T11:25
at 2011-03-20T11:25
By Megan
at 2011-03-20T21:58
at 2011-03-20T21:58
By Damian
at 2011-03-25T20:57
at 2011-03-25T20:57
By Andy
at 2011-03-29T01:22
at 2011-03-29T01:22
By Todd Johnson
at 2011-04-02T21:54
at 2011-04-02T21:54
By David
at 2011-04-05T20:11
at 2011-04-05T20:11
By Linda
at 2011-04-09T12:10
at 2011-04-09T12:10
By Donna
at 2011-04-13T05:30
at 2011-04-13T05:30
By Emily
at 2011-04-13T19:17
at 2011-04-13T19:17
By Emily
at 2011-04-18T05:03
at 2011-04-18T05:03
By Frederic
at 2011-04-19T03:11
at 2011-04-19T03:11
By Christine
at 2011-04-20T23:01
at 2011-04-20T23:01
By Genevieve
at 2011-04-24T17:16
at 2011-04-24T17:16
By Quintina
at 2011-04-29T08:24
at 2011-04-29T08:24
By Isabella
at 2011-05-03T23:16
at 2011-05-03T23:16
By William
at 2011-05-07T17:01
at 2011-05-07T17:01
By Bethany
at 2011-05-12T13:19
at 2011-05-12T13:19
By Kelly
at 2011-05-14T03:51
at 2011-05-14T03:51
Related Posts
噴射化
By Faithe
at 2010-12-29T17:07
at 2010-12-29T17:07
推薦誠實的機車行-福豪車業行
By Erin
at 2010-12-27T22:31
at 2010-12-27T22:31
握把加熱器
By Mary
at 2010-12-26T17:18
at 2010-12-26T17:18
眾說紛紜的點火系統改裝---NCY直接點火組
By Queena
at 2010-12-13T17:34
at 2010-12-13T17:34
分享NEX騎乘心得
By Donna
at 2010-12-12T11:30
at 2010-12-12T1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