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新運動化車款台鈴eReady Run正式發表! - 機車
By Zanna
at 2021-03-04T10:12
at 2021-03-04T10:12
Table of Contents
原文連結:https://pse.is/3caas3
原文內容:
風格強烈的首款車型eReady Fun發表之後,加入PBGN聯盟的台鈴eReady便已預告將憑藉自
身四十餘年研發、生產製造能量,持續推出更多兼具個性化與專注操控本質的車款,在先
前推出的預告主打著「智慧雙輪」、「跑魂」以及「R」之名,但所謂的R卻不是意指
Racing、而是代表兼具休閒與運動的全新型態—換電式跑跑電動車eReady Run。
如若虎迷們對於先前的eReady Fun還有印象,那鑽石眼型頭燈與圓潤弧狀斜板設計必然是
最深刻的一環,而在全新eReady Run的造型中,鑽石眼型LED頭燈依舊保留、卻用了更加
深刻的飾板與強烈線條包圍形塑,小風鏡依然是修飾正面不可或缺的重要元素,鑲嵌至斜
板H殼內的方向燈也依舊恰如其分,整體看起來新意是有的、且也更多了幾分Suzuki當年
當家阿魯GSX的樣貌。
保有著過去Fun車型上熟悉的側腰拉線,實際上eReady Run也同樣基於PBGN聯盟中相同的
構型而成,但在設計與調校過程中藉由自主研發與生產能量,車架本體做出了相對應的剛
性提升和強化,進一步有效的加強基礎操控的實力主軸;而在車側看得到的範疇之內,前
斜板簡約線條的變化以分離式後扶手所提供的強化視覺意象,配合著近尾端強烈風格的R
字車貼,雖輪圈尺寸讓eReady略有不同比例與樣貌,遠看也還是多了些大輪徑
Underr-bone車款的跨界風格。
宛如嵌進車內的尾燈組合,eReady同樣採用了極線式LED燈組的設計並且如咱們先前說的
採用了分離式把手,而之所以要分離也不僅只是為了潮流或者樣貌帥氣,自後方往前看恰
好嶄露出座墊尾端的白色R字,協同紅色分層跳色縫線而更加加深了視覺上的運動感。
儘管左右把手功能鍵配置仍是與PBGN聯盟盟友們大同小異,但全彩燻黑的LED液晶儀表實
際上也加入了些許變革,包含外環依循時速變化而變更的色彩配置、又或者是超速警示之
類的安全提示功能,不新、但卻是將實際需求整合其中;應用著相同架構之下,雙換電電
池配置也依然有著26.5L置物容積而符合日常需求所用,但若說eReady還有什麼獨門祕技
,除了設置於前方掛勾處的USB Port外,則當屬隱藏於車殼內的DataDot微粒防竊辨識系
統莫屬,但可別問咱們那會噴在哪,什麼地方都有可能而且又小到不行、咱們又怎麼會輕
易察覺呢?
最後則是與騎乘相關的配備,同採用了PBGN系列G2S馬達,最大功率7.6kW(10.33ps)、
最大扭力2.65kgm以及鏈條傳動的形式基本與盟友們無異,而eReady所重視並且調校的重
點在於,前懸吊採用Φ33mm運動化設定的前叉搭配彈簧預載5段可調的後雙避震,制動則
是在既定CBS前後煞車連動系統下,將前煞車升級至輻射式對向四活塞卡鉗搭配後單活塞
卡鉗,且在追求輕量化簧下荷重的前提下、為了提升傾倒靈活度與極限而採用前14吋後13
吋輪圈配置。
短暫的賽道騎乘體驗,冠上「運動化」名號的eReady Run所展現出來的實際上並非過往那
樣硬梆梆的強硬性格,剛性充足的車架設定帶出相當優異的安心感,比起傳統印象的強力
支撐性,選擇以適當柔順的彈簧設定搭配適中阻尼,不僅進彎前煞車仍不致觸底且彎中維
持姿態良好外,刻意行走內線前輪壓在藍白磚與柏油路面交會的裂縫處也能平穩切過,即
便是在Sport模式下,積極轉動電門將車輛推至出彎線上也有足夠柔順的回饋,依照咱們
過去的經驗來看不僅賽道表現良好、在一般道路上應當也有不錯的體感表現;然需特別提
及的是,進入傾倒姿態後會在中段浮現一小段墜落感,是否能透過輪胎更換達到更加平順
的穩定信心支持,則還要進一步的測驗與嘗試方可知曉。
從Fun到Run兩車的發表相距僅不到一年,雖然PBGN架構本身的流用程度可以很高,但台鈴
工業選擇花費更多的時間將公版設計加以調校優化,憑藉自有的產線與技術而得以將理想
設計目標實現,誠然在發表會試駕前咱們還當eReady Run會是一台過於「剛強」的車型,
但卻是柔韌有餘且樂趣十足的性能玩物,想了又想,興許這就是為何「R」為Run而非Race
的緣故,畢竟要在一般道路上騎可不只是跑得快那麼簡單,輕鬆自在又靈活才是普羅大眾
所能接受的吧!
2021 eReady Run建議售價如下:
eReady Run CBS,NTD 88,000
心得:雖然這款比Fun看起來帥氣,但是那個後踏板如果能改成飛旋踏板會更好,而且沒有
ABS到底要怎麼Run呢?
--
原文內容:
風格強烈的首款車型eReady Fun發表之後,加入PBGN聯盟的台鈴eReady便已預告將憑藉自
身四十餘年研發、生產製造能量,持續推出更多兼具個性化與專注操控本質的車款,在先
前推出的預告主打著「智慧雙輪」、「跑魂」以及「R」之名,但所謂的R卻不是意指
Racing、而是代表兼具休閒與運動的全新型態—換電式跑跑電動車eReady Run。
如若虎迷們對於先前的eReady Fun還有印象,那鑽石眼型頭燈與圓潤弧狀斜板設計必然是
最深刻的一環,而在全新eReady Run的造型中,鑽石眼型LED頭燈依舊保留、卻用了更加
深刻的飾板與強烈線條包圍形塑,小風鏡依然是修飾正面不可或缺的重要元素,鑲嵌至斜
板H殼內的方向燈也依舊恰如其分,整體看起來新意是有的、且也更多了幾分Suzuki當年
當家阿魯GSX的樣貌。
保有著過去Fun車型上熟悉的側腰拉線,實際上eReady Run也同樣基於PBGN聯盟中相同的
構型而成,但在設計與調校過程中藉由自主研發與生產能量,車架本體做出了相對應的剛
性提升和強化,進一步有效的加強基礎操控的實力主軸;而在車側看得到的範疇之內,前
斜板簡約線條的變化以分離式後扶手所提供的強化視覺意象,配合著近尾端強烈風格的R
字車貼,雖輪圈尺寸讓eReady略有不同比例與樣貌,遠看也還是多了些大輪徑
Underr-bone車款的跨界風格。
宛如嵌進車內的尾燈組合,eReady同樣採用了極線式LED燈組的設計並且如咱們先前說的
採用了分離式把手,而之所以要分離也不僅只是為了潮流或者樣貌帥氣,自後方往前看恰
好嶄露出座墊尾端的白色R字,協同紅色分層跳色縫線而更加加深了視覺上的運動感。
儘管左右把手功能鍵配置仍是與PBGN聯盟盟友們大同小異,但全彩燻黑的LED液晶儀表實
際上也加入了些許變革,包含外環依循時速變化而變更的色彩配置、又或者是超速警示之
類的安全提示功能,不新、但卻是將實際需求整合其中;應用著相同架構之下,雙換電電
池配置也依然有著26.5L置物容積而符合日常需求所用,但若說eReady還有什麼獨門祕技
,除了設置於前方掛勾處的USB Port外,則當屬隱藏於車殼內的DataDot微粒防竊辨識系
統莫屬,但可別問咱們那會噴在哪,什麼地方都有可能而且又小到不行、咱們又怎麼會輕
易察覺呢?
最後則是與騎乘相關的配備,同採用了PBGN系列G2S馬達,最大功率7.6kW(10.33ps)、
最大扭力2.65kgm以及鏈條傳動的形式基本與盟友們無異,而eReady所重視並且調校的重
點在於,前懸吊採用Φ33mm運動化設定的前叉搭配彈簧預載5段可調的後雙避震,制動則
是在既定CBS前後煞車連動系統下,將前煞車升級至輻射式對向四活塞卡鉗搭配後單活塞
卡鉗,且在追求輕量化簧下荷重的前提下、為了提升傾倒靈活度與極限而採用前14吋後13
吋輪圈配置。
短暫的賽道騎乘體驗,冠上「運動化」名號的eReady Run所展現出來的實際上並非過往那
樣硬梆梆的強硬性格,剛性充足的車架設定帶出相當優異的安心感,比起傳統印象的強力
支撐性,選擇以適當柔順的彈簧設定搭配適中阻尼,不僅進彎前煞車仍不致觸底且彎中維
持姿態良好外,刻意行走內線前輪壓在藍白磚與柏油路面交會的裂縫處也能平穩切過,即
便是在Sport模式下,積極轉動電門將車輛推至出彎線上也有足夠柔順的回饋,依照咱們
過去的經驗來看不僅賽道表現良好、在一般道路上應當也有不錯的體感表現;然需特別提
及的是,進入傾倒姿態後會在中段浮現一小段墜落感,是否能透過輪胎更換達到更加平順
的穩定信心支持,則還要進一步的測驗與嘗試方可知曉。
從Fun到Run兩車的發表相距僅不到一年,雖然PBGN架構本身的流用程度可以很高,但台鈴
工業選擇花費更多的時間將公版設計加以調校優化,憑藉自有的產線與技術而得以將理想
設計目標實現,誠然在發表會試駕前咱們還當eReady Run會是一台過於「剛強」的車型,
但卻是柔韌有餘且樂趣十足的性能玩物,想了又想,興許這就是為何「R」為Run而非Race
的緣故,畢竟要在一般道路上騎可不只是跑得快那麼簡單,輕鬆自在又靈活才是普羅大眾
所能接受的吧!
2021 eReady Run建議售價如下:
eReady Run CBS,NTD 88,000
心得:雖然這款比Fun看起來帥氣,但是那個後踏板如果能改成飛旋踏板會更好,而且沒有
ABS到底要怎麼Run呢?
--
Tags:
機車
All Comments
By Freda
at 2021-03-08T06:02
at 2021-03-08T06:02
By Joseph
at 2021-03-10T03:47
at 2021-03-10T03:47
By Elizabeth
at 2021-03-12T00:41
at 2021-03-12T00:41
By Connor
at 2021-03-16T15:07
at 2021-03-16T15:07
By Megan
at 2021-03-17T19:13
at 2021-03-17T19:13
By Hazel
at 2021-03-19T15:25
at 2021-03-19T15:25
By Iris
at 2021-03-23T07:48
at 2021-03-23T07:48
By Damian
at 2021-03-25T05:18
at 2021-03-25T05:18
By Ethan
at 2021-03-29T05:42
at 2021-03-29T05:42
By Jacob
at 2021-04-02T09:50
at 2021-04-02T09:50
By Daniel
at 2021-04-05T10:29
at 2021-04-05T10:29
By Edward Lewis
at 2021-04-06T23:45
at 2021-04-06T23:45
By Elma
at 2021-04-11T23:32
at 2021-04-11T23:32
By Jack
at 2021-04-13T03:41
at 2021-04-13T03:41
By Hamiltion
at 2021-04-13T08:20
at 2021-04-13T08:20
By Hedda
at 2021-04-16T22:52
at 2021-04-16T22:52
By Joseph
at 2021-04-18T23:19
at 2021-04-18T23:19
By Kelly
at 2021-04-21T14:18
at 2021-04-21T14:18
By Tristan Cohan
at 2021-04-22T02:58
at 2021-04-22T02:58
By John
at 2021-04-25T16:25
at 2021-04-25T16:25
By Edith
at 2021-04-27T20:27
at 2021-04-27T20:27
By Ina
at 2021-04-29T14:24
at 2021-04-29T14:24
Related Posts
殼牌U4T不同黏度可以混加嗎?
By Harry
at 2021-03-04T09:48
at 2021-03-04T09:48
GSX150幾款機油心得及推薦
By Ivy
at 2021-03-04T01:10
at 2021-03-04T01:10
我又車禍了
By Ida
at 2021-03-03T23:47
at 2021-03-03T23:47
GP/VJR/FNX/Z1 Attila
By Edith
at 2021-03-03T23:10
at 2021-03-03T23:10
原廠上全取代電腦來改善稀薄燃燒值得嗎
By Poppy
at 2021-03-03T22:02
at 2021-03-03T2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