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stone GTB800分享及聊聊土砲 - 行車記錄器
By Lucy
at 2020-02-16T10:55
at 2020-02-16T10:55
Table of Contents
※ 引述《ddddd0825 (ddQQ)》之銘言:
: 上一頂是SOL的SF-5
我的上一頂也是SF-5。
: 2.重量
: SF-5>>>GTB800
: Astone真的是很輕 裝行車記錄器在下巴都不覺得脖子酸(還是脖子肌肉被訓練好了XDD
D)
除了重量,帽體大小也是很重要的。SF-5實在是又重又大。倒放進五期NEX車廂
都還要微微壓。GTB800則是完全沒這個問題。坐墊放下,自然扣上。
手邊正好還有一頂XR3。單純手持不容易感覺到兩者(GTB800、XR3)的重量差異。
但是抓著晃一下就很明顯了。戴上之後,也可以感受到差別。
非碳纖幾乎追到早期碳纖的輕量,而且還有內墨機制,實屬難得。
: 3.透氣與風切聲
: 我個人不是太在意 兩頂我都可以接受
呃.....
這是GTB800的硬傷。即使是錶速40都會有風切聲。XR3、SF5則是錶速60才比較
有感。
通風的部分,我覺得通風可以分成撞風感、悶熱感、起霧三種來討論。
撞風感:
XR3>>>>>>>>>>sf5>>GTB800
出現涼風撞感的錶速 40 60+ X
悶熱感:
SF5>>>>>>>>>>>>>>>>> GTB800>= XR3
差 最優
悶熱感除了空氣帶走熱氣之外,也會與內襯、帽體
距離頭的距離產生交互影響。
這部分GTB800內襯表現超好。我184cm/85kg,戴M
兩頰內襯。在高屏連續騎乘兩小時都不會覺得悶熱。
(而且是內墨放下的狀態)
XR3則是撞風感與悶熱感兩項表現都沒話說的程度。
這個誇張的撞風感,甚至比我之前戴過的尻刀3還好。
: 4.內墨片、浮動鏡片機構
: 都有 都滿意
: 註:Astone的內墨片比較長 完整遮住我的眼鏡
: SF-5我就覺得有點短了 會有一半亮一邊暗的感覺
這非常重要。而且GTB800不像SF5,有無放下內墨不會感覺到通風的
差別。超大內墨,即使行駛中有時候真的會忘記自己最外側鏡片忘
記放下。中途挖鼻孔還會戳到內墨片,很不方便。 :(
: 5.內襯
舒適度(細緻度)
GTB800=尻刀3>>>>SF5>>>>>>>>>>>>>>>>>XR3
前兩者除了設定會直接貼臉的部分很細緻,即使是轉角縫合處,也是
同樣細緻材質。
SF5單純就是沒人家細緻。但至少穿脫不會刮臉。
XR3接觸肌膚面本身細緻度就只能說及格不刮臉。至於接合處也就是穿
脫可能會接觸的部位,則是網格狀很粗糙,會刮臉。
: 6.價格
SF5安規最高。如果你著眼是要找一頂最便宜能下賽道的帽子,那應
該就是它了。畢竟你不會在賽道連續跑太久,重量的缺點會縮小。
讓我想起我的GMAX 58S...
GTB800則是通勤帽CP極高的一頂。甚至我認為是預算不到碳纖,又
需要輕量的人的最佳選擇。配戴質感最接近尻刀3的。
XR3很謎。其實你認真找找身邊一些管道,這頂新帽有機會2.5K~3.5K
之內入手。這樣的話,絕對是輕量需求者的CP王。通風(撞風)最接近
尻刀3的。
: 7.其他:
GTB800帽體下緣距離下巴最近。從下巴灌進來的風最小。
好處是你不會因為下方來的空氣導致眼睛乾燥。壞處則是沒速度的
時候,鏡片會很老實的起霧。加上鏡片並非無段或者超級多段落可
調整,在寒冬細雨的環境,會感到困擾。如果身處這種環境,落地
直上防霧片是必要的。再不然就是拆掉下巴罩。
GTB800還有個困擾我的問題就是它的颐帶世界無敵長。本來我很少
把颐帶回扣在扣子上;但是這頂你必須要這樣做。很長又偏細的颐
帶,也明顯更不便利於穿脫。很多帽子我都可以單手穿好颐帶;但
是這頂...更別提帶著手套想穿好了。這部分SF5應該是白癡都能戴
著皮手也可以快速穿好的程度。
SF5帽體下巴距離你實體下巴最遠。即便有著最大包覆最好的下巴
罩,從該處進風還是最多。壞處有兩個,一個是下巴罩會很臭,此
外此處灌進來的風,會直接撞你眼睛,造成乾澀。
XR3帽體畢竟是老款帽轉生,大小還是挺大的(寬)。但是,最讓我
覺得最障礙的是那個鼻罩。稱不上大鼻罩,但是遮擋視線卻是非常
嚴重。
https://i.imgur.com/YqbamMG.jpg
--
Don't let the noise of others' opinions 別讓旁人的意見,淹沒了你的主見。
drown out your inner voice. -Steve Jobs
--
: 上一頂是SOL的SF-5
我的上一頂也是SF-5。
: 2.重量
: SF-5>>>GTB800
: Astone真的是很輕 裝行車記錄器在下巴都不覺得脖子酸(還是脖子肌肉被訓練好了XDD
D)
除了重量,帽體大小也是很重要的。SF-5實在是又重又大。倒放進五期NEX車廂
都還要微微壓。GTB800則是完全沒這個問題。坐墊放下,自然扣上。
手邊正好還有一頂XR3。單純手持不容易感覺到兩者(GTB800、XR3)的重量差異。
但是抓著晃一下就很明顯了。戴上之後,也可以感受到差別。
非碳纖幾乎追到早期碳纖的輕量,而且還有內墨機制,實屬難得。
: 3.透氣與風切聲
: 我個人不是太在意 兩頂我都可以接受
呃.....
這是GTB800的硬傷。即使是錶速40都會有風切聲。XR3、SF5則是錶速60才比較
有感。
通風的部分,我覺得通風可以分成撞風感、悶熱感、起霧三種來討論。
撞風感:
XR3>>>>>>>>>>sf5>>GTB800
出現涼風撞感的錶速 40 60+ X
悶熱感:
SF5>>>>>>>>>>>>>>>>> GTB800>= XR3
差 最優
悶熱感除了空氣帶走熱氣之外,也會與內襯、帽體
距離頭的距離產生交互影響。
這部分GTB800內襯表現超好。我184cm/85kg,戴M
兩頰內襯。在高屏連續騎乘兩小時都不會覺得悶熱。
(而且是內墨放下的狀態)
XR3則是撞風感與悶熱感兩項表現都沒話說的程度。
這個誇張的撞風感,甚至比我之前戴過的尻刀3還好。
: 4.內墨片、浮動鏡片機構
: 都有 都滿意
: 註:Astone的內墨片比較長 完整遮住我的眼鏡
: SF-5我就覺得有點短了 會有一半亮一邊暗的感覺
這非常重要。而且GTB800不像SF5,有無放下內墨不會感覺到通風的
差別。超大內墨,即使行駛中有時候真的會忘記自己最外側鏡片忘
記放下。中途挖鼻孔還會戳到內墨片,很不方便。 :(
: 5.內襯
舒適度(細緻度)
GTB800=尻刀3>>>>SF5>>>>>>>>>>>>>>>>>XR3
前兩者除了設定會直接貼臉的部分很細緻,即使是轉角縫合處,也是
同樣細緻材質。
SF5單純就是沒人家細緻。但至少穿脫不會刮臉。
XR3接觸肌膚面本身細緻度就只能說及格不刮臉。至於接合處也就是穿
脫可能會接觸的部位,則是網格狀很粗糙,會刮臉。
: 6.價格
SF5安規最高。如果你著眼是要找一頂最便宜能下賽道的帽子,那應
該就是它了。畢竟你不會在賽道連續跑太久,重量的缺點會縮小。
讓我想起我的GMAX 58S...
GTB800則是通勤帽CP極高的一頂。甚至我認為是預算不到碳纖,又
需要輕量的人的最佳選擇。配戴質感最接近尻刀3的。
XR3很謎。其實你認真找找身邊一些管道,這頂新帽有機會2.5K~3.5K
之內入手。這樣的話,絕對是輕量需求者的CP王。通風(撞風)最接近
尻刀3的。
: 7.其他:
GTB800帽體下緣距離下巴最近。從下巴灌進來的風最小。
好處是你不會因為下方來的空氣導致眼睛乾燥。壞處則是沒速度的
時候,鏡片會很老實的起霧。加上鏡片並非無段或者超級多段落可
調整,在寒冬細雨的環境,會感到困擾。如果身處這種環境,落地
直上防霧片是必要的。再不然就是拆掉下巴罩。
GTB800還有個困擾我的問題就是它的颐帶世界無敵長。本來我很少
把颐帶回扣在扣子上;但是這頂你必須要這樣做。很長又偏細的颐
帶,也明顯更不便利於穿脫。很多帽子我都可以單手穿好颐帶;但
是這頂...更別提帶著手套想穿好了。這部分SF5應該是白癡都能戴
著皮手也可以快速穿好的程度。
SF5帽體下巴距離你實體下巴最遠。即便有著最大包覆最好的下巴
罩,從該處進風還是最多。壞處有兩個,一個是下巴罩會很臭,此
外此處灌進來的風,會直接撞你眼睛,造成乾澀。
XR3帽體畢竟是老款帽轉生,大小還是挺大的(寬)。但是,最讓我
覺得最障礙的是那個鼻罩。稱不上大鼻罩,但是遮擋視線卻是非常
嚴重。
https://i.imgur.com/YqbamMG.jpg
--
Don't let the noise of others' opinions 別讓旁人的意見,淹沒了你的主見。
drown out your inner voice. -Steve Jobs
--
Tags:
行車記錄器
All Comments
By Enid
at 2020-02-19T21:41
at 2020-02-19T21:41
By Agnes
at 2020-02-23T11:48
at 2020-02-23T11:48
By Lily
at 2020-02-27T21:20
at 2020-02-27T21:20
By Regina
at 2020-02-29T19:00
at 2020-02-29T19:00
By Ina
at 2020-03-04T10:32
at 2020-03-04T10:32
By Joe
at 2020-03-05T19:27
at 2020-03-05T19:27
By Dorothy
at 2020-03-10T14:19
at 2020-03-10T14:19
By Yuri
at 2020-03-11T22:52
at 2020-03-11T22:52
By David
at 2020-03-12T18:02
at 2020-03-12T18:02
By Rebecca
at 2020-03-15T11:33
at 2020-03-15T11:33
Related Posts
機車走內側車道 北市25路段車禍增
By Agatha
at 2020-02-16T10:30
at 2020-02-16T10:30
機車走內側車道 北市25路段車禍增
By Anonymous
at 2020-02-16T10:14
at 2020-02-16T10:14
Astone GTB800簡易心得分享順便來聊聊土
By Emily
at 2020-02-16T01:58
at 2020-02-16T01:58
被汽車從後面按喇叭逼車
By Tom
at 2020-02-15T16:55
at 2020-02-15T16:55
行車記錄器推薦
By Agatha
at 2020-02-13T22:41
at 2020-02-13T22: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