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北通勤族 - 單車
By Zenobia
at 2007-09-13T22:58
at 2007-09-13T22:58
Table of Contents
不知道板上有沒有車友是像本人一樣是往返於臺北縣、市的單車通勤族?
個人覺得就道路品質和汽機車駕駛的素質兩個面象來看,北市是略勝一籌,像市民大道
的路面我本身就覺得還不錯(至少在我通勤路線中),北市的汽車駕駛人從巷子要轉進
主幹道時大都會減速禮讓慢車先通行。北縣的話,由於我住在三重,汽機車不減速左轉
右彎於街道巷弄之間已是司空見慣了。
通勤路線中最危險的路段莫過於橋樑上了。我通常是去程經過重陽橋,返程是走台
北橋。這兩座橋樑各有優缺點,先說重陽橋吧,我會想經過重陽橋的原因,就是因為下
橋之後要隔個兩、三百公尺才有紅綠燈,路況好的話,大可在下橋後的平面道路慢慢煞
車,而不用在下橋中就要使用煞車,可減少煞車皮的磨損。至於車道的設計,騎過的人
都知道慢車道在台北市端會來個360度大迴轉(而且還是橢圓形的),我想設計這座
橋樑的人,應該是沒有騎過機慢車吧,才會設計出這種特技表演式的車道。
說到台北橋,就不得不推它那相當於兩線快車道的寬敞慢車道,這種寬度的慢車道
在跨臺北縣、市橋樑中是相當少見的,就連人行道也是重陽橋的二倍寬,就算慢慢騎、
慢慢牽也不怕堵住後方的車流或是行人的行走空間。要讓我抱怨的話,就是慢車道在橋
上會分流(台北往三重方向),右邊寬敞兩線道往重新路或三和路的是直行方向,
左邊狹窄一線道往環河道路的是右轉方向,這樣的設計以至於下橋時,左邊車道勢必要
採高架跨越右邊車道才能順利右轉,等於一座橋要爬兩次坡,真的是會讓人邊爬邊罵設
計的人都是從汽車的角度來造橋,而漠視了機慢車道使用者。
--
個人覺得就道路品質和汽機車駕駛的素質兩個面象來看,北市是略勝一籌,像市民大道
的路面我本身就覺得還不錯(至少在我通勤路線中),北市的汽車駕駛人從巷子要轉進
主幹道時大都會減速禮讓慢車先通行。北縣的話,由於我住在三重,汽機車不減速左轉
右彎於街道巷弄之間已是司空見慣了。
通勤路線中最危險的路段莫過於橋樑上了。我通常是去程經過重陽橋,返程是走台
北橋。這兩座橋樑各有優缺點,先說重陽橋吧,我會想經過重陽橋的原因,就是因為下
橋之後要隔個兩、三百公尺才有紅綠燈,路況好的話,大可在下橋後的平面道路慢慢煞
車,而不用在下橋中就要使用煞車,可減少煞車皮的磨損。至於車道的設計,騎過的人
都知道慢車道在台北市端會來個360度大迴轉(而且還是橢圓形的),我想設計這座
橋樑的人,應該是沒有騎過機慢車吧,才會設計出這種特技表演式的車道。
說到台北橋,就不得不推它那相當於兩線快車道的寬敞慢車道,這種寬度的慢車道
在跨臺北縣、市橋樑中是相當少見的,就連人行道也是重陽橋的二倍寬,就算慢慢騎、
慢慢牽也不怕堵住後方的車流或是行人的行走空間。要讓我抱怨的話,就是慢車道在橋
上會分流(台北往三重方向),右邊寬敞兩線道往重新路或三和路的是直行方向,
左邊狹窄一線道往環河道路的是右轉方向,這樣的設計以至於下橋時,左邊車道勢必要
採高架跨越右邊車道才能順利右轉,等於一座橋要爬兩次坡,真的是會讓人邊爬邊罵設
計的人都是從汽車的角度來造橋,而漠視了機慢車道使用者。
--
Tags:
單車
All Comments
By Isabella
at 2007-09-14T09:56
at 2007-09-14T09:56
By William
at 2007-09-17T17:18
at 2007-09-17T17:18
By Suhail Hany
at 2007-09-21T01:24
at 2007-09-21T01:24
By Thomas
at 2007-09-23T00:37
at 2007-09-23T00:37
By Yedda
at 2007-09-23T14:26
at 2007-09-23T14:26
By Ophelia
at 2007-09-24T08:58
at 2007-09-24T08:58
By Robert
at 2007-09-27T18:27
at 2007-09-27T18:27
Related Posts
溪州~伸港一日來回感
By Puput
at 2007-09-11T18:51
at 2007-09-11T18:51
台北市政府→基隆廟口
By Barb Cronin
at 2007-09-11T18:19
at 2007-09-11T18:19
腳踏車繞台灣
By Jake
at 2007-09-10T16:27
at 2007-09-10T16:27
河濱 大佳公園-淡水
By Puput
at 2007-09-10T05:17
at 2007-09-10T05:17
東華→遠來飯店:你喜歡逆風而下還是順風而上?
By Blanche
at 2007-09-10T00:20
at 2007-09-10T0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