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胎專用的木頭輪框使用心得 - 單車

By Mia
at 2009-07-05T16:39
at 2009-07-05T16:39
Table of Contents
※ 引述《accentor (accentor)》之銘言:
: 大家好,又來向大家報告使用心得了。
: 由於該木頭輪框在台灣仍屬稀有品,所以編輪的數據都要自己摸索。
: 這兩天密集的試騎發現每次騎完都要調整偏擺一次,
: 趁著今天晚上再把輪組架上校正台仔細的量每一根鋼絲的張力。
: 先前只有量傳動側,這次則是兩邊都量,不偷懶了。
: 一如當初所測量,傳動側張力到130左右,但是高出國外建議值70甚多。
: 老闆說傳動側這樣應該算正常!
就我個人的經驗,傳動側有到 120kgf 的張力才足以提供扎實的傳動。但是這仍然
受到材料的限制;而且木框的材料特性與鋁、碳纖又不同,我認為建議值 700n
是基於保護輪框孔位的考量。
700n 是否太低,就見仁見智。我個人對於 DT RR1450 相當不以為然,瞬間加速反應
差、過彎壓車時不夠可靠。而實際量過 Mon Chasseral 的傳動側張力,也僅有 850n
的水準而已 (而在 28H 的輪組上採用 2X 編法,更惡化了傳動的表現)。
低張力的輪組會有比較好的舒適性,旋轉剛性不足的特徵則是適合拉高迴轉頻率
的騎法;對於習慣重踩的人來說,這種輪組會很難用。
: 但是非傳動側就離譜了,人真是不能偷懶,居然只有40-50左右。
: 雖然國外數據顯示不要低於40即可,但是兩側張力差這麼多,
: 可能就是造成容易偏擺的原因吧~
: 於是將苦命的雙面膠撕下來(只用了60公里.......),
: 所有的鋼絲卸下,將非傳動側再裁短2mm試試看,看看有否辦法將張力均衡。
: 前輪倒是如設定值般的漂亮,就是剛好70kgf。
: 雖然感覺滿軟的,但是想說先試試再說囉!所以就不用動了。
: 鋼絲長度會如此麻煩是因為該輪框實心的厚度有10mm以上,銅頭使用到21mm。
: 而長銅頭又只有末端有牙,所以鋼絲長度很難計算,一切均在摸索中。
: 好啦!明天就可以完工了,屆時若有新的心得,再向各位報告囉!
容易偏擺很可能是木頭質地並不完美均勻有關。這就不是可以強求的,準度逼近到
相當程度就好。
裁短輻條不會有實質的效果。一個編得對的輪子,框上孔位到對應輪轂孔的長度
是固定的,裁短輻條就必須加長輻頭來補足。
如果想要減少後輪兩側輻條張力值的差異,幾個建議;
1. 後輪轂最好找兩耳不等徑的,左邊非傳動側的孔盤徑要小
2. 編法或許可以檢討一下。我個人的建議是:36H 傳動側 4X,非傳動側 2X。
至於非傳動側 radial lacing 的編法用在高孔數的輪組上效果很差,不建議。
如果框還有偏心設計 (asymmetric) 的話,可以編出兩側張力很接近的後輪。即使
是拿普通的中心框,這樣的編法也會得到相對較好的結果。
至於最近在某網站流傳的一些「邪惡編法」相當地愚蠢,用一些早就被證實
弊大於益的方式拉近 DS flange 與 NDS flange 的位置差距,在此就不多提了。
--
- Mjolnyr -
Hamarr, helga ve veita ok hindra alla illska.
--
: 大家好,又來向大家報告使用心得了。
: 由於該木頭輪框在台灣仍屬稀有品,所以編輪的數據都要自己摸索。
: 這兩天密集的試騎發現每次騎完都要調整偏擺一次,
: 趁著今天晚上再把輪組架上校正台仔細的量每一根鋼絲的張力。
: 先前只有量傳動側,這次則是兩邊都量,不偷懶了。
: 一如當初所測量,傳動側張力到130左右,但是高出國外建議值70甚多。
: 老闆說傳動側這樣應該算正常!
就我個人的經驗,傳動側有到 120kgf 的張力才足以提供扎實的傳動。但是這仍然
受到材料的限制;而且木框的材料特性與鋁、碳纖又不同,我認為建議值 700n
是基於保護輪框孔位的考量。
700n 是否太低,就見仁見智。我個人對於 DT RR1450 相當不以為然,瞬間加速反應
差、過彎壓車時不夠可靠。而實際量過 Mon Chasseral 的傳動側張力,也僅有 850n
的水準而已 (而在 28H 的輪組上採用 2X 編法,更惡化了傳動的表現)。
低張力的輪組會有比較好的舒適性,旋轉剛性不足的特徵則是適合拉高迴轉頻率
的騎法;對於習慣重踩的人來說,這種輪組會很難用。
: 但是非傳動側就離譜了,人真是不能偷懶,居然只有40-50左右。
: 雖然國外數據顯示不要低於40即可,但是兩側張力差這麼多,
: 可能就是造成容易偏擺的原因吧~
: 於是將苦命的雙面膠撕下來(只用了60公里.......),
: 所有的鋼絲卸下,將非傳動側再裁短2mm試試看,看看有否辦法將張力均衡。
: 前輪倒是如設定值般的漂亮,就是剛好70kgf。
: 雖然感覺滿軟的,但是想說先試試再說囉!所以就不用動了。
: 鋼絲長度會如此麻煩是因為該輪框實心的厚度有10mm以上,銅頭使用到21mm。
: 而長銅頭又只有末端有牙,所以鋼絲長度很難計算,一切均在摸索中。
: 好啦!明天就可以完工了,屆時若有新的心得,再向各位報告囉!
容易偏擺很可能是木頭質地並不完美均勻有關。這就不是可以強求的,準度逼近到
相當程度就好。
裁短輻條不會有實質的效果。一個編得對的輪子,框上孔位到對應輪轂孔的長度
是固定的,裁短輻條就必須加長輻頭來補足。
如果想要減少後輪兩側輻條張力值的差異,幾個建議;
1. 後輪轂最好找兩耳不等徑的,左邊非傳動側的孔盤徑要小
2. 編法或許可以檢討一下。我個人的建議是:36H 傳動側 4X,非傳動側 2X。
至於非傳動側 radial lacing 的編法用在高孔數的輪組上效果很差,不建議。
如果框還有偏心設計 (asymmetric) 的話,可以編出兩側張力很接近的後輪。即使
是拿普通的中心框,這樣的編法也會得到相對較好的結果。
至於最近在某網站流傳的一些「邪惡編法」相當地愚蠢,用一些早就被證實
弊大於益的方式拉近 DS flange 與 NDS flange 的位置差距,在此就不多提了。
--
- Mjolnyr -
Hamarr, helga ve veita ok hindra alla illska.
--
Tags:
單車
All Comments

By Enid
at 2009-07-07T00:11
at 2009-07-07T00:11
Related Posts
烏來復仇之戰!加碼桂山冰品部XD

By Carolina Franco
at 2009-07-04T23:32
at 2009-07-04T23:32
彰化 Pally

By Christine
at 2009-07-04T15:29
at 2009-07-04T15:29
台中 TheEM

By Oscar
at 2009-07-04T12:10
at 2009-07-04T12:10
苗栗 scooterwife

By Carol
at 2009-07-04T11:27
at 2009-07-04T11:27
台北 sitos

By Belly
at 2009-07-04T01:47
at 2009-07-04T01: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