煞車操作的觀念 - 機車討論

Oscar avatar
By Oscar
at 2007-03-23T03:12

Table of Contents

觀念1:前碟煞的車,緊急煞車會鎖死,導致犛田,所以前鼓的較安全。 <--是錯的!

這當然是錯的 只要是有能力控制前煞力道的人,一定不會有這種情況發生。
擁有還算不錯的前煞的車車主們真的平常就要"勤練",有突發狀況時才能克服。大丙第一次體認到要好好的練前煞控制,是在剛騎檔車不久就跑去騎CBR400RR的時候...大丙舅的車。那時大丙自己的bubu是追風,FZR不太常騎,CBR騎出去晃了一整天之後就覺得...好危險啊!前煞太利了! (仿賽車碟煞盤有多大一片,相信大家也都知道)
碟煞是要小心控制別讓輪胎鎖死,而大部份的鼓煞則是根本沒有讓前輪在一般路面迅速鎖死的能力,也就是說,遇到真正緊急的狀況,可能要煞都煞不停!所以...好好學碟煞控制是必須的,尤其是前傾的跑車&仿賽車。
學控制煞車在打滑範圍內,聽起來很簡單,不過光聽別人講是無法體會的,還是多多練習才行的!

觀念2:前碟煞的車,緊急煞車會鎖死,所以要用類似ABS的"點放"方式來煞車。這也是錯的

好的ABS系統用電路來感應輪胎打滑的情況,感應器和運算單元在單位時間內作出無數次的運算,才有辦法決定煞車的力量以及釋放煞車的時機,並不只是單純的"點放"動作而已。
就算是等級差很多的機械式ABS,"點放"的頻率也不是人光用手就可以達到的。所以如果不好好學煞車力道控制,光道聽途說用這種"手動ABS"來作"點放"煞車,只能在平常安慰安慰自己對碟煞的恐懼,遇到了緊急狀況可是一點幫助也沒有的。"點放"的結果不但煞車的距離會增長,更糟的是只會"點放"的人真正遇到緊急狀況時,一樣會容易驚慌而對煞車用出太大力道造成打滑。
前面說過了,緊急煞車的控制應要"在輪胎打滑的邊緣上作最大的減速",萬一不小心超過而打滑了呢?就應當很清醒的減輕煞車力道,煞車力道一回復,輪胎回復抓地力時再度重煞,這些都是一瞬間就完成的動作,而往往就是犛田或不犛田的關鍵。

觀念3:緊急煞車時,前煞鎖死滑胎就完了,後煞就算滑了還比較有救。  所以急煞時後煞要重,前煞要輕。 <--錯!
這也是錯的

當然,前輪打滑的情況會比後輪打滑難救是事實。但在,請不要光憑這一點就認為用後煞比較安全,真正急煞的狀況下,後輪非常輕易的就會出現打滑情況,這才是真正應該考慮的因素!
為何後輪輕易的就會出現打滑情況?前輪就不會?
要知道急煞車的時候,車子的重心一定會往前拋,煞得越急,重心移的也越多。從輪胎對地面的磨擦力,也就是抓地力的角度來看,磨擦力的公式還記不記得?靜磨擦力和重量是成正比的。在急煞的狀況下,大部份的車重移往前輪,前輪的最大靜摩擦力會增加;相反的後輪負擔的車重大為減輕,最大靜摩擦力就會大為減少。煞得越急,後輪抓地力就越弱。也就是更加容易打滑。煞到後輪浮起,後輪的抓地力就等於零。再怎麼煞也不會有用。從另外一個角度來看,絕大部份的車重都必需由前煞負擔,而後煞只能負擔到一小部份車重, 所以若是後煞煞得重,在還車沒煞住之前後輪早已經處於鎖死打滑的狀態了。
由此可知,正確的急煞,前煞絕對應佔較大的比例。
若還是擔心前煞煞得重,前輪會打滑救不回來的問題,就該檢討檢討車速和煞車力道的控制能力,或是不如改去擔心發現後煞根本煞不住時應有的犛田技巧。
所以會有人說煞車時以前7後3的比例或是急煞前8後2的比例來作,就是這個道理。
急煞車的正確作法
騎速客達的人請照前面所說7:3或是8:2的方式分配煞車力道來作急煞車。騎檔車的人,後煞只要極輕的帶一點點,其餘的全部給檔煞和前煞來作。就這麼簡單而已。但嚴格講起來,一般我們不會直接以7:3比例來作煞車,應適度的先以後輪減速,再來將前煞力道加重,這樣的作法是為了避免車身重心過早前拋,加重前輪的負擔。
萬一在過彎或車身傾斜的時候需要急煞車,該用前煞還是後煞?
車身傾斜時用前煞會滑掉,前面也說了用後煞也會滑掉,所以答案是:都不可以用!
車身傾斜時頂多只能帶帶小煞車,急煞的話一定會掛。所以真正要作急煞,請先把車身拉正再作。
問題來了,彎道中要拉正車身?別開玩笑了。
事實上進彎前本來就應該預先完成減速的動作,如果是彎道跑得好的人,就不會有在彎道中還需要急煞的情況。除非是在彎中突然遇到突發狀況,而需要急煞,這就真的是不得已的情形了。

這種情況有兩種選擇:

1.直接在車身傾斜的狀態下急煞:
除非真的速度不快,根本不需要急煞,才有可能煞住。
大部份會發現自己正在犛田,然後可能撞上任何有可能的東西。包括那個"突發狀況"、對向來車、或山路中彎道外側的山璧。(或掉到懸崖下)

2.把車身拉正再煞:
有一半的機會煞得住,不過已經跑到原過彎路線之外或是對向車道。要再救一次才能回原路線,依運氣或各人過彎時保留的應變空間而定。
也有一半的機會煞不住,然後可能撞上任何有可能的東西。

[ 本帖最後由 賴打打 於 2008-6-26 09:08 PM 編輯 ]

All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