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托車騎乘技巧 - 機車
By Kyle
at 2007-04-27T04:11
at 2007-04-27T04:11
Table of Contents
看到前面有車友討論到逆操舵 前陣子在某站也有過相同的討論
到底這樣子的操作洽不恰當 我在這邊提供一下自己的意見
首先是機車與其駕駛人兩者的關係
駕駛人以他操作的技巧 來讓摩托車有他想要的反應
如果我們就單純的看機車的反應就好 如果能夠達到我們想要的結果
那駕駛人操作的方式就算有一定程度的合格
舉例來說 在要需要緊急煞車的時候 有人認為要用前兩指
而有人要用後三指 有人認為手指要放在拉桿上(柏秀樹流派)
而有人則持完全相反的意見 手指在非必要的時候不應在拉桿上(HRC原廠技師建議)
但是只要反應速度 拉力夠的話 結果應該是相去不遠的
駕駛操作的技巧 應該是在於如何讓車輛有駕駛人想要的反應
那該反應在該處是否適合則要依賴駕駛人的判斷
舉例來說
一般二輪車輛在道路上行駛時 如果看到有機車駕駛在轉彎時側掛
大概九成九的人都會覺得超過
但是某日本車手認為現在的車輛在一般道路上進行這樣的動作並不不可
車輛反應與道路狀況是允許這樣做的
程度少一點的大概就是身體外移一點 多的話就...XD
當然這樣子的情況在台灣是不適合又要各位自己判斷了
以下討論的技巧是在於讓各位知道說
摩托車的騎乘時可以這樣做的 但是這樣子操作還需要車子的配合
道路狀況 等等有所不同
適當的運用可以讓一般的駕駛更為輕鬆 過度則會造成危險
前輩總是叮嚀 如果有十分的技術 在馬路上頂多一兩分就夠了
剩下的就留給緊急時的反應吧
==========回到本題==========
機車在過彎的理論 十分的博大經深 不是一兩篇幅可以討論完的
我在這邊先提供一些入門的操作
首先是以駕駛人重心改變來達到轉彎的技巧
假設車輛在等速前進時 駕駛人的重心往一邊放(像是你的頭可以往一邊擺)
那麼會發現車子往該方向傾倒 並且轉彎 (而並不需要手,龍頭的參予)
但是轉彎的幅度並不大 在車輛尺寸加大的時候 效果會更小
再來是正操舵 就是在車身已有些傾角時 往彎道的方向轉動龍頭
但是幅度都"非常"小 就可以感覺到車身的變化
像是如果左彎的話就把龍頭往左邊打 車子便會往左邊傾倒 減小迴轉半徑
這比較像是入彎後的動作 要適當或加快頃倒的速度
另外要入彎的時候 往相反方向推動龍頭(幅度一樣非常小)
車身便會"很快"的往反方向倒
例如進左彎前 把龍頭輕輕的往右邊推一點
車身還有龍頭之後都會往左邊倒 如果車身重量不大的車種反應會更劇烈
這就是所謂的逆操舵
此外還有很多需要詳加敘述的項目 像是內外腳施力 有傾角下的煞車與油門等等
如果板友有興趣....再請其他前輩來回答吧..XD
=============實際上============
前面有其他車友認為這樣的操作會有危險 實際上他們的確是沒錯
以龍頭來進行車身動態的變化 會施加壓力在前避震與輪胎上面
以一般的車輛在經過台灣道路的洗禮後 通常沒辦法受的了這樣的操作
要說完全不行也不是 只是車身的動態會變的難以掌握 這便是危險
還有對操作技巧的不熟練 這也是淺在的危險因子
雖然只是小小的動作 但是駕駛人如果沒有辦法知道車子下一刻的反應
他便沒有辦法好好的掌握車子 這也會造成其他用路人的危險
我想要表達的是 了解更多操作技巧與背後的理論等等不是壞事
如果可以在適當的地方練習 相信這會成為一個不錯的工具
但只要其中有一個環節出錯 嗯嗯..?!
所以如果只是看到一些資料就馬上要到馬路上試車的話
那還是忘記比較好
回到本題 所有的操作技巧都是要讓車子以駕駛人希望的方式去反應
是"駕駛人意志的延伸" 所以車子的表現當然也就表達騎士的一切
能後輕鬆而不花很多精神在機車的駕駛上 應該是很多人的願望
而更去了解騎乘的方式則可以有這樣的表現
只是需要知道怎麼做 加上安全的練習 最後在馬路上謹慎的使用
相信摩托車的騎乘應該是輕鬆愉快且對其他人都是很友善的~~
ps.技巧是技巧 依每個人習慣 反應 偏好而有所不同
要了解其中的內涵 並且加以判斷再利用 而不是一昧的聽從別人的意見
--
Lance - 輔大車友
輔大車友存在的目的:
推廣道路安全駕駛以及賽道競速
減少道路競速以及賽道安全駕駛
--
到底這樣子的操作洽不恰當 我在這邊提供一下自己的意見
首先是機車與其駕駛人兩者的關係
駕駛人以他操作的技巧 來讓摩托車有他想要的反應
如果我們就單純的看機車的反應就好 如果能夠達到我們想要的結果
那駕駛人操作的方式就算有一定程度的合格
舉例來說 在要需要緊急煞車的時候 有人認為要用前兩指
而有人要用後三指 有人認為手指要放在拉桿上(柏秀樹流派)
而有人則持完全相反的意見 手指在非必要的時候不應在拉桿上(HRC原廠技師建議)
但是只要反應速度 拉力夠的話 結果應該是相去不遠的
駕駛操作的技巧 應該是在於如何讓車輛有駕駛人想要的反應
那該反應在該處是否適合則要依賴駕駛人的判斷
舉例來說
一般二輪車輛在道路上行駛時 如果看到有機車駕駛在轉彎時側掛
大概九成九的人都會覺得超過
但是某日本車手認為現在的車輛在一般道路上進行這樣的動作並不不可
車輛反應與道路狀況是允許這樣做的
程度少一點的大概就是身體外移一點 多的話就...XD
當然這樣子的情況在台灣是不適合又要各位自己判斷了
以下討論的技巧是在於讓各位知道說
摩托車的騎乘時可以這樣做的 但是這樣子操作還需要車子的配合
道路狀況 等等有所不同
適當的運用可以讓一般的駕駛更為輕鬆 過度則會造成危險
前輩總是叮嚀 如果有十分的技術 在馬路上頂多一兩分就夠了
剩下的就留給緊急時的反應吧
==========回到本題==========
機車在過彎的理論 十分的博大經深 不是一兩篇幅可以討論完的
我在這邊先提供一些入門的操作
首先是以駕駛人重心改變來達到轉彎的技巧
假設車輛在等速前進時 駕駛人的重心往一邊放(像是你的頭可以往一邊擺)
那麼會發現車子往該方向傾倒 並且轉彎 (而並不需要手,龍頭的參予)
但是轉彎的幅度並不大 在車輛尺寸加大的時候 效果會更小
再來是正操舵 就是在車身已有些傾角時 往彎道的方向轉動龍頭
但是幅度都"非常"小 就可以感覺到車身的變化
像是如果左彎的話就把龍頭往左邊打 車子便會往左邊傾倒 減小迴轉半徑
這比較像是入彎後的動作 要適當或加快頃倒的速度
另外要入彎的時候 往相反方向推動龍頭(幅度一樣非常小)
車身便會"很快"的往反方向倒
例如進左彎前 把龍頭輕輕的往右邊推一點
車身還有龍頭之後都會往左邊倒 如果車身重量不大的車種反應會更劇烈
這就是所謂的逆操舵
此外還有很多需要詳加敘述的項目 像是內外腳施力 有傾角下的煞車與油門等等
如果板友有興趣....再請其他前輩來回答吧..XD
=============實際上============
前面有其他車友認為這樣的操作會有危險 實際上他們的確是沒錯
以龍頭來進行車身動態的變化 會施加壓力在前避震與輪胎上面
以一般的車輛在經過台灣道路的洗禮後 通常沒辦法受的了這樣的操作
要說完全不行也不是 只是車身的動態會變的難以掌握 這便是危險
還有對操作技巧的不熟練 這也是淺在的危險因子
雖然只是小小的動作 但是駕駛人如果沒有辦法知道車子下一刻的反應
他便沒有辦法好好的掌握車子 這也會造成其他用路人的危險
我想要表達的是 了解更多操作技巧與背後的理論等等不是壞事
如果可以在適當的地方練習 相信這會成為一個不錯的工具
但只要其中有一個環節出錯 嗯嗯..?!
所以如果只是看到一些資料就馬上要到馬路上試車的話
那還是忘記比較好
回到本題 所有的操作技巧都是要讓車子以駕駛人希望的方式去反應
是"駕駛人意志的延伸" 所以車子的表現當然也就表達騎士的一切
能後輕鬆而不花很多精神在機車的駕駛上 應該是很多人的願望
而更去了解騎乘的方式則可以有這樣的表現
只是需要知道怎麼做 加上安全的練習 最後在馬路上謹慎的使用
相信摩托車的騎乘應該是輕鬆愉快且對其他人都是很友善的~~
ps.技巧是技巧 依每個人習慣 反應 偏好而有所不同
要了解其中的內涵 並且加以判斷再利用 而不是一昧的聽從別人的意見
--
Lance - 輔大車友
輔大車友存在的目的:
推廣道路安全駕駛以及賽道競速
減少道路競速以及賽道安全駕駛
--
Tags:
機車
All Comments
By Genevieve
at 2007-04-29T23:23
at 2007-04-29T23:23
By Noah
at 2007-05-01T15:16
at 2007-05-01T15:16
By Ivy
at 2007-05-02T16:29
at 2007-05-02T16:29
By Annie
at 2007-05-06T20:13
at 2007-05-06T20:13
By Carolina Franco
at 2007-05-08T21:06
at 2007-05-08T21:06
By Kelly
at 2007-05-10T01:22
at 2007-05-10T01:22
By Joseph
at 2007-05-13T18:38
at 2007-05-13T18:38
Related Posts
換機油
By Regina
at 2007-04-26T22:27
at 2007-04-26T22:27
碼表線終於斷了 Orz
By Joe
at 2007-04-26T20:22
at 2007-04-26T20:22
億盛機車行
By Emily
at 2007-04-26T17:27
at 2007-04-26T17:27
Re: 自己換馬錶線會不會很難
By Hamiltion
at 2007-04-26T15:19
at 2007-04-26T15:19
【推薦好店家】高雄市楠梓:::福斯車業:::
By Lily
at 2007-04-25T22:04
at 2007-04-25T2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