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墊很多種,騎姿當然就不會只有一種 - 單車

Hedwig avatar
By Hedwig
at 2009-01-14T03:41

Table of Contents

※ 引述《XXPLUS (I-LIFE 國際民墅)》之銘言:
: 常聽人說單車的座墊是"板凳比沙發好坐"
: "調整姿勢屁股就不會痛"
: "等痛到習慣了就不痛了"
: 很遺憾,前兩點是以偏蓋全,在某些前提符合的條件下是對的
: 但是單獨拿出來想涵蓋所有騎車的情況,那卻是不夠的

如果去諮詢更資深一點的車友或者更專業的車店,答案可能是:

「沒有固定的騎姿之前,討論屁股痛沒有意義」。

: 只有第三點很可悲的沒人能說他錯,這涉及人體偉大的奧秘和生物的環境適應能力
: 不過剛好不是我這次要講的重點,所以就先按下不表
: 首先,有關於長久以來板凳和沙發的"舒適度"之爭,我舉個例子
: 人坐在沙發上三個小時,最後可能會不知不覺睡著
: 不過你要他坐在板凳上三個小時,他可能就要跟你翻臉了XD

另外一個觀點是:你在沙發上端坐三個小時,可能會腰背痠疼。

請注意是端坐,而不是歪來歪去。

在 NASA 的水星計畫初期,為了讓人體能抵抗脫離地球圈引力的加速度,設計了
非常柔軟吸震的海綿背墊,結果每個太空人都回報說很難受。後來改成硬質靠背,
解決了這些麻煩。太鬆軟的墊子反而會沒有著力點、令人無法維持固定的姿勢,
浪費更多的力氣協調自己的身軀。

好吧,如果有人騎車會騎到不知不覺睡著,那我願意修改以上的論點。

: 所以我覺得還是施力分配的問題
: 薄硬坐墊是拿來靠的,腳手和腰背得負責支撐體重,不是給你整個體重坐下去用的
: 好處是輕量化、激烈或長途操駕時摩擦點少,但是不休閒
: 而大沙發坐墊就是給你坐下去用的,就算手輕含腳輕踩、體重都在屁股上也沒關係
: 缺點是重、激烈或長途操駕時摩擦點多、大腿長時間上下做動,
: 肥厚的鼻翼說不定會給你磨到燒檔
: 反正不同的取向就選不同的坐墊
: 手腳不夠力的、想休閒騎的、踩一踩會把重心壓回坐墊上給手腳休息的,
: 沙發絕對比較舒服
: 手腳腰背夠力的,上了車就想一直不停踩的,不騎很遠不爽的,
: 那你有資格坐板凳、板凳可以滿足你想達成的目標
: 沒有啥「板凳一定比沙發舒服」這種鬼話,不然所有的淑女車商早該被拖去砍頭了XD

這就是不先設定騎姿就把所有座墊混為一談的盲點。

淑女車的騎姿,就是上半身幾乎直挺,所有的身體重量都壓在臀部上,所以彈簧座墊、
厚矽膠座墊裝在這種車上都會有好效果;腳的踩踏動作相當和緩,而且五通位置與座墊
的水平距離相當遠,所以不會有大腿往下蹬的動作,肥厚的鼻翼自然不構成妨礙。

「座墊是拿來靠的」這是一種很容易驗證的觀點:用 15km/hr 以下的時速騎平路,
保證屁股很快就發痛。因為兩腿出力的下降,連帶的也減少了總體重分擔給踏板的
比例,那些負擔不會憑空消失,當然就壓在臀部上。所以,以一般狀況而言,慢速
閒晃會比盡力踩踏更容易引發臀部疼痛。(以目前各地自行車道在假日的壅塞程度
來看,會有一大堆人抱怨屁股痛,似乎很容易理解)

然而,每個人的體能條件不見得相同,「拿來靠」的觀點比較適合體重輕、出力大
這兩個向度的騎乘者。而且,這種說法忽略了人體的疲勞,整體而言太過籠統,
我認識的幾家車店都不會拿這種觀點給顧客建議。遇到這樣的問題,應該是先
觀察騎乘姿勢、詢問騎乘習慣和疼痛徵狀,再推測可能的原因、給予相對應的
座艙調整與建議。

: 再來,講到姿勢
: 市面上腳踏車百百款、坐墊也是,所以我們可以知道騎乘姿勢一定不只一種
: 因為如果有某種"正確的姿勢"可以解決所有座墊造成的不適,那麼坐墊幹麻賣那麼多款??
: 賣一種就夠啦,然後大家只要靠那種"正確的姿勢"來克服不適,不就得了??
: 事實不是這樣,我們不能倒果為因
: 下面這張圖片給大家參考一下,借用一下SQ-LAB的圖解
: http://img.mw.net.tw/user/album/2313/43895/org/608116.jpg
: 以上從+0到+4五種姿勢,全都是"正確"的姿勢,沒有一種是錯誤的姿勢
: 只是騎的車子和騎車目的可能不太一樣罷了
: 你的慣用姿勢決定你的坐墊要選哪一種,而不是因為一塊坐墊不舒服就強迫自己換姿勢
: 是人騎車,而不是車騎人;只有人騎車才能維持樂趣、被車騎我想很快就會放棄
: 我知道這裡很多高手可能都是用+0或+1、+2的姿勢在騎車
: 不過別忘了+3、+4騎車的比例在現實裡才算是大宗
: 他們也沒要幹麻,從騎車中享受到的樂趣也不一定就比其他人少
: 如果覺得原廠坐墊太窄太硬,
: 就換一塊啊、連避震座管都上更爽~~~~要是不想花太多錢,那就上坐墊套吧
: 他們的姿勢也沒錯,就是體重都在屁股的+4型
: 與其逼他調整成另一種重心分配的姿勢去騎車,還不如給他一張舒服的沙發或是坐墊套
: 我覺得坐墊本來就不是用分騎短騎遠的距離來選的,而是依照慣用騎姿來決定
: 而且人的耐痛力和肌力本來就不一樣,難道+3 +4就騎不遠똿
: 像15年前的郵差騎鐵馬一天要跑的距離也不短,
: 你叫他用他改用+2騎姿和窄硬坐墊來跑,他也不見得感覺會比長年習慣的騎法還輕鬆
: 所以,在給建議之前,多元看法以及不預設立場的觀念是很重要的

「如果覺得原廠坐墊太窄太硬,就換一塊」這未免想得太簡單太美好了。這句敘述
背後隱藏的思維約莫就是「換座墊的人都會買到他想要的」,然而事實上不是;
座墊不見得是愈換就愈舒服。

先釐清一點:並不是任一座墊都適用於所有的車種。這也是 SQ-Lab 那張圖的本意:
依照你所騎的車種來選用座墊。很根本的一點是:車架設計者對於騎姿就是有預設
立場,這是沒辦法拿「多元看法」這種口號推翻的事實。所以,上面你對於騎乘
姿勢的後續觀點,我就不再多費篇幅一一反駁了。

: 有時候雖然是一片好心,不過結果卻是揠苗助長
: 本來你不逼他他還會喜歡兜風逛逛,然後有人一直影響他要趴要低要換要怎樣的
: 雖然那個人講得沒錯,那個層級的騎法就是要這樣練才有效率
: 但是卻沒搞懂他到底對練上那層級有沒有興趣
: 結果熬不過適應期就掰掰啦
: 然後好心人還覺得被背叛了,約騎也有一堆藉口不來、甚至看他開始把車子放家裡積灰塵
: 看到人就吧拉吧拉的苦水一堆XD
: 當事人也覺得聽沒兩句就一陣酸意,被講得好像是自己不求上進一樣,何必咧~~~~~~~~~

有些人的建議背後可能有相當龐大的脈絡,而那些盤根錯節未必是一時三刻就能夠
解釋得清楚。所以,在當下無法理解,是常有之事。「酸意」可能是由建議者有意
或無意而發出,也可能是聽者想太多或者一時無法領略背景思維而致的誤判。倘若
就要因此把癥結歸咎到所謂的「揠苗助長」,這個世界的法則未免也太簡單了一點。

--


- Mjolnyr -

Hamarr, helga ve veita ok hindra alla illska.

--
Tags: 單車

All Comments

Ina avatar
By Ina
at 2009-01-14T13:07
那個....可不可以跟我說一下 圖下面寫的字 拜託Orz
Suhail Hany avatar
By Suhail Hany
at 2009-01-14T22:56
真的很想知道圖下寫什麼?
Daniel avatar
By Daniel
at 2009-01-17T02:58
那個圖喔 第一個是三鐵 第二個是Stretched 第三個是
Susan avatar
By Susan
at 2009-01-18T23:42
Moderate 第四個是Slightly Bent Forward 第五個Upright
Ina avatar
By Ina
at 2009-01-23T00:47
除了"坐墊是拿來靠的"不太同意之外...這篇內容還不賴
Donna avatar
By Donna
at 2009-01-23T04:47
推~實在不太想講了~你就讓他買阿~買完了就不會再買了~
Rae avatar
By Rae
at 2009-01-25T22:32
你講的至少有八成跟原po相似,不過你被m了
Cara avatar
By Cara
at 2009-01-26T09:05
不要這麼在意M不M 通常M只是為了保留文章 等待收入精華區
Franklin avatar
By Franklin
at 2009-01-28T10:47
請看看說明裡 M=保留阿阿阿阿阿~~~
Tracy avatar
By Tracy
at 2009-01-28T23:34
所以m文也可能是水桶前兆 (沒誤&逃
Charlie avatar
By Charlie
at 2009-02-02T04:42
希望對您有幫助 http://go2.tw/goz

Re: NRS原廠調整手冊

Liam avatar
By Liam
at 2009-01-14T02:40
※ 引述《rockso (洛琳白考兒)》之銘言: : : 3)把負氣壓設定為50psi。 : : 4)騎乘者應可以靜坐在自行車上,而不會壓縮後避震器。如果騎乘者壓縮到避震器,請把 : : 正氣壓增加10psi,然後重新測試一次。 : : 5)調整回彈阻尼到您個人喜好的程度(請參考避震器基本資訊和專有名詞) : ...

女性騎車良伴_tampon

Christine avatar
By Christine
at 2009-01-14T01:38
※ 引述《NakedApe (敏於事態人情結構)》之銘言: : 為了騎乘的自由,女性車友可以一試,各大藥局都有出售。 : 只是台灣所能購得的品項目前沒有導管式,只有指入式, : 在戶外若要更換比較不便,請換算好騎乘時間與使用時間 : (通常依照用量大小,使用時間長度4~8小時不等,詳見說明書)。 為怕此部分造 ...

女性騎車良伴_tampon

Elvira avatar
By Elvira
at 2009-01-14T01:14
一直知道衛生棉條這種東西,只是沒想要用它過,覺得不必而且不敢; 直到自己決定騎單車環島,並為此展開訓練時,才發現這東西比雨天備案還重要。 不是沒有在生理期間使用棉墊騎過車,但是騎不久: 沒翅膀的會變形,有翅膀的會磨腿胯(而且還是會變形啊!), 騎不到二十公里就得下馬了。 為了旅行,開始學著使用棉條 ...

愛車被偷了~

Rachel avatar
By Rachel
at 2009-01-13T23:04
ID名:civet1012 學會騎單車的年紀:5歲吧 - - 目前愛車:GIANT T-426 常出沒的地點:文山區 喜歡的騎乘方式:慢慢騎 最想去騎的路線:路上有賣雞排的地方 想對板上車友說的話: 原來車被偷了 你才知道難過 你才知道他不可取代 阿嗚 ...

如何使用身體力量支撐上半身的騎姿

Suhail Hany avatar
By Suhail Hany
at 2009-01-13T21:14
最近版上這方面的討論比較多,我想就我的經驗(自己、帶人騎)來分享一下。 首先我想要對一個很多車友講的事回應一下,也就是下面這種觀念: 「騎車時手痛屁股痛是剛開始的適應期,久了就習慣了」 對這種說法我祇能部份贊同,因為在騎姿不正確的狀況下,問題還是會存在。 我認為,對於騎車已經一個月以上的人,就算祇是每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