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油器的基本結構及原理 - 機車討論

Elizabeth avatar
By Elizabeth
at 2007-03-10T03:40

Table of Contents

[基礎知識] 化油器的基本結構及原理

化油器的原理

化油器的原理是應用文氏管原理設計的,利用空氣流動產生的壓力變化,把汽油吸上來.

在引擎的進氣行程中(吸入混合氣的期間)因活塞往下降的時候,燃燒室內的壓力也就跟著下降,於是空氣就順著化油器的吸入管,經過進氣岐管,汽門流入燃燒室內,在文氏管上設置燃料噴嘴的話,汽油就可被吸上了,被吸上的汽油因為空氣流動的壓力,使汽油和空氣的混合氣成為霧狀,與空氣流動的原理情形一樣,因活塞作用產生負壓(低於大氣壓力)所以混合氣就被吸進燃燒室裡去了.

化油器的功能

適當的給予引擎所須的混合氣(汽油與空氣混合).
因為要配合引擎於惰轉,高速,低速,載重,各種不同的:環境與因素,化油器必須適時的給予適當的油.氣.混合氣.

化油器的基本元件

化油器本體
化油器的主體,構成材料以鋁為主,內含基本管路.  

節流閥:
與加油導線連動,藉閥之開閉控制輸送到引擎之混合氣,以調整引擎之出力.
節流閥在吸入側(靠近空氣濾清器端)有切口用來調整油針噴嘴所受的負壓,但只在怠速(SLOW)與1/4開度之區域內有效果.切口越大則噴嘴所受之負壓變化小,混合比越薄,切口小則越濃.

噴口調節針:
裝置在節流閥內與節流閥同時動作,由噴口調節針和針座(噴口)構成的間隙噴出燃料供給引擎.
噴口調節針上方才(無錐度之部份)控制低開度,下方(錐度部份)控制中高速度,最高速之全開側則由主噴嘴控制混合比.一般噴口調節針夾溝槽有五段,槽由上至下算1段2段......,夾子越下面,相對的噴口調節針位至昇高,混合比越濃.  

噴合調節針座:
與噴口調節針構成間隙控制混合比,孔徑深度精確的控制所受之負壓.
因與噴口調節針磨擦頻繁,故須有越硬之表面處理.  

高速噴油嘴
節流閥全開時,控制燃料流出量及混合比,但在1/2開度附近亦略有影響.

低速噴嘴
控制怠速及節流閥低開度時之燃料流量,且由滲氣孔(空氣孔)吸入空氣造成混合氣,加強霧化效果.  

空氣噴嘴:
從低速噴嘴及噴口調節針座之滲氣管送入空氣,以加強混合氣之霧化效果,且空氣噴嘴亦限制空氣量.

空氣調整螺絲:
調整惰轉空氣通路之空氣之流量,限制供給低速噴嘴滲氣孔之空氣,使低速噴嘴所流過的汽油與空氣混合做適當的調整而噴出.

節流閥調整螺絲:
用以微量調整節流閥之定位開度,而改變文氏管口徑,使獲得穩定之惰轉.  

混合氣量調整螺絲:
用以調整惰轉時低速混合氣出油量多少之節制螺絲,調整後,會改變引擎惰轉速度及行駛之加速性能.尤其是起動性最敏感.  

乳化液管:
由滲氣孔滲入空氣與汽油混合,液體粒子分散成乳液狀,故稱乳化液管.
在低速噴嘴,中高速噴嘴,起動器之下均有乳化液管之構造,以加強霧化效果.  

自動阻風門功能為:
天冷時汽油不易氣化,利用阻風門,阻擋過多空氣進入化油器使混合氣變濃,幫助引擎較容易起動.
包含熱膨脹體'起動閥'噴口調節針'噴嘴等購成獨立的起動燃料供給系統,配合引擎溫度自動的開閉'供給適當混合比的混合氣以因應起動之需.(打檔車或舊車款使用手動阻風門)

墊片:
墊在須氣密,水密之部位,防止氣體或液體洩漏.

浮筒:
隨著汽油之昇降而上下浮動,與三角針閥連動控制汽油之進入量,而精確的構成油面.
油面之高度是化油氣控制混合比之基準,極為重要.  

三角油針:
與浮筒連動同時對燃料通路之三角油針座產生開閉作用,以控制汽油之進入量.
三角油針上之小彈簧輕輕頂住浮統,吸收行駛時浮筒之震動,防止三角油針輕易的時開時閉,而影響油面.

三角油針座:
針座與三角油針搭配,控制從油箱流入化油器之汽油流入或停止.
行駛中是由浮筒上下來控制汽油量.針座孔徑之設定是為對應節流閥全開時,從化油器流向引擎之混合氣量之不足而設定針座孔徑.

浮筒室:
儲存化油器之燃料之油室,內有浮筒及三角油針,調整燃料之油面在一定之高度.


化油器內油路的種類

浮筒油路:
供應和儲存汽油,保持一定的油面高度

起動油路:
天冷時汽油不易氣化,利用起動油路使混合氣變濃,幫助引擎較容易起動

怠轉油路:
引擎怠速時使用的供油回路

低速油路:
引擎低速時使用的供油回路

中速油路:
引擎中速時使用的供油回路

高速油路 :
引擎高速時使用的供油回路

[ 本帖最後由 賴打打 於 2008-6-26 11:46 PM 編輯 ]
Tags: 檔車

All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