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謂傳統???何謂藝術???何謂文化??? - 自行車
By Edward Lewis
at 2005-10-09T00:00
1.的問題傳統:世代相傳,有傳承延續性質的社會因素,如風俗、道德、習慣、信仰、思想等。這較沒有樓下兩個如此有探討的必要不過,你倒是可以知道...何謂傳統產業?何種樣態類項之產業為傳統產業?抑或是何種功能屬性之產業為傳統產業?經濟部工業局(借用局長陳昭義博士之界定)對傳統產業之判定準據,主要有二:一是根據該項產業之經驗時間,一是根據其所使用技術的成熟度,兩相共同作為評斷各該產業是否應為「傳統產業」。工業局之界定方式,所採用的是比較著重於供給面思維的定義。在學術研究的主張,則傾向於採取比較依循市場面思維之定義,基本作法有兩種:其一乃是以各該產業「學習曲線」的斜率作為判準,凡產業學習曲線之斜率低於10度以內之產業,可以推定是其經濟體的傳統性產業,至其產業學習曲線之斜率高於50度以上者,較多屬為高科技產業。不過,在評判上應另再容納第二種重要的市場面思維之定義,亦即根據該一產業「曾經是」各該經濟體之「主力產業」,且其經濟市場貢獻率比重至少在15~20%以上者,但「在當前階段的市場地位」則已衰減至5%以下,甚至根本不到1%之水準者,都應當可予以劃歸為「傳統產業」。以經濟市場貢獻率比重為評準的方法,事實上比較接近於今天國際間所共同論談的「衰退產業」之觀念,或許是屬於「比較上能與國際接軌」的一個評斷方式。事實上,採取後二者之界定方法,就實務情境上,比較能夠有效詮釋過去五十五年來台灣產業經濟發展經驗。同時,也較能夠定性「傳統產業」的適用範圍。我們很難不把「金融業」、「珠寶切割業」、「引信科技(錶芯科技)」列為瑞士的「傳統產業」。足徵「傳統產業」乃為一種相對概念下的述辭,並無「絕對之類項界限」的固定範疇意涵。在台灣的經驗中,對於台灣「傳統產業」的指述,也應當要採取相對觀念的演進式定義為宜。在台灣經濟發展初期,捕撈蝦蛄頭、香茅、榨樟腦油、鳳梨、洋菇、木竹加工,都是曾經的傳統產業;稍後,合板加工、肥料、洋傘、玻璃製造及自行車,又是另一階段發展的傳統產業;於今則是曾經叱吒一時的紡織業等,也已功成退移二線,成為當今階段被聚光品評的傳統產業。2.的問題西洋所謂的「藝術」(Art,拉丁文稱為Ars),大致與「技術」意義相近。從古希臘哲學家亞理斯多德(Aristotle)的:「藝術是自然的模仿」,看待模仿自然是一種技術。到15、16世紀文藝復興時代,仍把製作一件器物、一幢房屋、一尊雕像、一條船、一件衣服等工作所需的技術稱為「藝術」。中國古文「藝」字也有多種解釋,《書經》:「純其藝黍稷」,《孟子》〈滕文公〉:「種藝五穀」《荀子》:「耕耘樹藝」,這些「藝」自有「種植」的意思。《禮記》樂記:「藝成而下」,《論語》〈庸也〉:「求也藝」,《史記》〈儒林傳〉:「能通一藝以上者」,此「藝」字有「技術」或「才能」之意。即使所謂「六藝——禮、樂、射、御、書、數」也與才藝或技術有關。由上可知,藝術的定義,古代中外解釋不盡相同。現今對藝術的解釋有二種:廣義的是指:凡是含有技術與思慮的活動及其製作,皆謂之藝術,這和「技術」意義很近;狹義的藝術是指:凡含有審美的價值的活動及其活動的產物,而能表現出創作者的思想及情感,並予接觸者產生共感者,謂之藝術。後者似乎較合乎真正藝術的含意。藝術品是人類創作的行為,或這行為所產生的有形的物體。藝術史則是對特定的藝術品所作的理智的及學術的研究,基本上是一門人文學科。通常藝術史只研究空間藝術或造形藝術,如建築、雕刻及繪畫、書法,而不探討文學、音樂、電影、戲劇、舞蹈,但不忽略這些藝術形式與空間藝術的關聯。藝術史的任務是在分析及詮釋藝術作品。對於作品的材料、手法、藝術家、產生的時間及地點、意義或功能都要注意。因此藝術史學還要探討藝術作品的流派、時代及文化背景,甚至作品與屬於同一流派、時代、及文化背景的藝術作品之間的關係,但也不能忘卻個別藝術作品所具有的審美上的特質。藝術史的研究範圍包括建築、雕刻、繪畫、工藝、書法、篆刻等藝術種類的歷史,涉及藝術家、藝術品、藝術理論、藝術思潮和藝術流派等各方面,同時和考古學、文化史、民族學、民俗學有交叉關係。藝術史需要哲學、美學、美術理論的指導,並涉及藝術批評,但它是以具體作品闡明藝術的發展為主,與專業的哲學、美學、藝術理論及藝術批評有所區隔。由於藝術史的學習,涵蓋了藝術欣賞應具有的主要藝術知識,所以本「藝術欣賞」的課程架構以「藝術史」為基礎。3的問題...「文化」在一般的字典解釋是:【人類在社會歷史發展過程中所創造的物質財富和精神財富的總和,特指精神財富,如文學、藝術、教育、科學等。】但字典的解釋似乎未盡其義!我認為文化有形而上與形而下兩種,先談形而上的文化,形而上的文化〝是一種影響人類思想行為的框架〞,華人的文化多源自儒家思想,孟子曰︰「人之所以異於禽獸者幾希.......」,然後說用禮來規範人,就是在建立思想行為的框架,認為活在框架之中才算是人。這裡很明顯地解釋了文化二字。禮(涵概了傳統與倫理.....等等種種規矩)代表了「文」這個字,「化」就是規範使接受的意思。而其他民族的文化因歷史背景的不同而各有特色(例如我們視為當然者,某些民族卻視為禁忌;某些民族視為當然者,我們可能視為不倫不類....)。再談形而下的文化,形而下的文化才是字典上的說法,例如某原住民參考舊建築物並以此風格重建新屋,或收集先人物品並展示之,此種行為多被稱為保留文化遺產。又某人練習琴棋書畫,就說是發揚固有文化。再如研究考古,根據出土的文物予以命名如彩陶文化、黑陶文化。所以說文化應該有形而上與形而下之分。所以呢?(1)先有【習俗】。(習慣)(2)次之【傳統】。(習慣成為約定)(3)最後【文化】。(擴大為民族特性)●一地區受長時間的共同習慣養成,因而造就出【習俗】來。而此習俗經過慢慢發揚傳承,逐漸變成一種較大範圍的【傳統】事物。而這傳統,再經由不斷的發揚擴大,演變成為一種代表民族特性的【文化】。p.s整理後的資料有不滿意之處請在補充說明的地方寫下(我真的很想得到這個點數喔)...Showmore
Related Posts
自行車怎麼來的?我騎了好幾年的自行車都不知道!要附說明!
請問自行車的車衣這麼多的品牌~~哪一個穿起來比較舒適~價錢又合理的?~~問什麼車衣的排汗性這麼好呢?
1.FlightM1CF-8462.IGUANAdiscAS-8653.YukonAS-840請提供最佳解答之外,並回答為什麼或實際經驗談。謝謝
一台跑公路的腳踏車多少錢啊?那可不可以加裝擋泥板???
想利用週休假日去八里騎腳踏車...想請問一下...1.地理位置?(騎機車如何到達八里)2.租自行車?(大概在哪裡的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