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置沒用多連桿是不是只是單槍鎖點前移 - 機車
By Elma
at 2023-02-08T13:51
at 2023-02-08T13:51
Table of Contents
※ 引述《poco0960 (我要成為廢文王)》之銘言:
: 後來看了一下一些拆解圖發現...阿yamaha還是三陽搞的這中置單槍做法不就只是把傳
: 統後置式單槍的上下鎖點往前移而已
: 跟在這類車後面跑也覺得扭屁股的問題比雙槍車還嚴重
: 感覺這種設計只是為了好看
: 實際用途還不如一般雙槍車款
: --
: 重機副車架上可沒有引擎這種重的要死的東西
Q1:什麼叫做「中置避震」?
這名子是這樣來的:
避震器下座的位置,是否在[後輪軸前面]而不是在周圍。
為什麼要將避震器下座前移?
因為可以大幅增加,[單一行程的效能]。
https://i.imgur.com/V7spSDB.jpg
同樣的壓縮行程,避震器下座位置,距離輪軸越遠,效益越高!
同樣撞到2公分高的石頭,後避震需要壓縮2公分,
但中置避震的車一定[小於2公分]。
避震器不是路面不平才工作的,而是你一坐上去加油減速都在做功。
中置避震設計,可以讓後輪更柔軟的擺動,細微地針對路面做追隨。
跟弟弟妹妹借一把15公分的尺,兩隻手指頭捏住尾端,甩甩看!
請問您會想把避震器放在哪裡給他壓縮呢?
後避震打X
中置避震打O
---
來稱讚原PO,有一句推文說得特別好:
"檔車的副車架上可沒有引擎這種重得要死的東西"
我太喜歡你了,意思有到位~
Q2:什麼是「簧下重量」?
傳統速克達為了座下的置物空間,犧牲無數!
除了後雙避震以外,再把引擎.變速箱.空濾箱.排氣管,總加超過50公斤的重量,[當作搖
臂一起甩],褲底一包。
我把這種傳統速克達的搖臂形式戲稱:「尿布搖臂」。(網路上面講超多次XD )
你一定覺得怎麼可能這麼蠢!?
來吧,到車棚下側柱之後,雙手用力壓後座的座墊,
看看傳動箱.排氣管.空濾,是跟座墊黏在一起,還是跟後輪呢?
再來,左手拿一隻鳥站棍,右手握一個家樂福最大筒5公升礦泉水。將兩手伸直,把手臂
當作搖臂上下甩,哪一隻手好甩呢?
https://i.imgur.com/2RZRUon.jpg
尿布搖臂會因為超.級.重的重量慣性,跳起來回衝到你的屁股,避震器累你也累...
獨立的搖臂重量輕,搖擺輕盈更能快速反應並適應地形。
https://i.imgur.com/kAkFvn9.jpg
所以:
檔車的「搖臂」上可沒有引擎這種重得要死的東西。
尿布搖臂打X
純搖臂打一百個O
---
你們騎檔車幹嘛,除了還要打檔以外,輪子那麼大換輪胎很貴吧?
Q3:「輪徑」這麼大要幹嘛?
白牌速克達輪徑 10~13吋
黃牌速克達輪徑 13~15吋
一般檔車輪徑 17吋
多功能&越野車 17-21吋
同樣地上一個洞,輪徑越大者[跨越能力越大],跨過去所受衝擊越小。
譬如馬戲團的腳踏車的設計
https://i.imgur.com/BBvI3Vw.jpg
越野車的外觀設計讓人感覺只是騎爽的,
事實上他們真的爽,只是大人沒有教我。
https://i.imgur.com/gzUtixy.jpg
以上三項結論,看看上面越野檔車的圖片,
那獨立搖臂配上18吋的後鋼絲框多麼輕盈無負擔。
舒服自然就來~~爽的咧
小輪徑打X
大輪徑打O
所以我們選了小輪徑,尿布傳動,又後避震的車,然後才來抱怨避震很跳不舒適,是不是
很可惜呢?
---
Q4.「多連桿」是什麼,可以吃嗎? 有多連桿屁股就不會歪?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注意過,後避震器上面的彈簧有疏有密?
https://i.imgur.com/BnUNByA.jpg
疏的避震行程,鐵條拉得比較直,支撐性較強較硬。
密的避震行程,鐵條拉得比較扁,較易被壓扁,較敏感較軟。
所以不管上疏下密.下密上疏.中密,就是利用彈簧本身的壓縮特性差異,能希望夠兼具
舒適卻又硬挺。
跟出社會後一樣,該軟的時候軟,該硬的時候硬(握拳)。
來了,多連桿的功用有兩個:
一、持續進一步放大「軟硬兼具」的效果!
多連桿可以因三角薯餅與狗骨頭角度的設定不同,讓搖臂[去壓縮避震時的行程]改變。
一般通用會這樣設定:
讓搖臂壓縮避震[初期的行程拉長],在小受力時回饋會顯得敏感柔軟。
讓搖臂壓縮避震[終端行的程縮短],在最終衝擊時能夠不觸底挺得住!
也就是一開始軟軟的很舒服,但越壓他會越來越硬、頂住!
二、可以讓做功方向改變,更自由的擺放避震器的角度及位置:
檔車因為不需要置物空間,大多會為了避震效能選擇了有利的中置避震。(MotoGP用雙槍
能看嗎?)
而主車架因應引擎形式與造車取向不同,
造型有可能是單脊.環抱,材質更有鋼管有鋁合金。
甚至有的主車架根本沒有到中段,避震器上座直接連引擎屁股的↓
https://i.imgur.com/p4KJTRG.jpg
多連桿可以讓設計師改變筒身的角度、擺放位置,而能塞下行程更長的避震↓
https://i.imgur.com/vTRKPKL.jpg
甚至可以顛倒常識顛倒避震器受力的方向!
https://i.imgur.com/XjdOqqK.jpg
速克達本身就天生為了置物空間已經沒什麼空間了,又有預算限制的話多連桿自然不敢想
,也就是你們看到的這樣了。
https://i.imgur.com/V63p200.jpg
所以,為什麼會歪屁股?
主車架不夠強? (有可能)
搖臂襯套料子不好? (他只是受害者)
簧下重量又太重 (乾...這500%是主因!!!)
跟有無多連桿是沒什麼關係的。
-------------------
好了,說了這麼多,有人買車看感覺,我買車會看避震。
避震器是一台摩托車的一小部分,但卻有是很有意思的條件之一,我們一起多看多想。
我是都蘭虎二輪觀點,下次見喔。
--
: 後來看了一下一些拆解圖發現...阿yamaha還是三陽搞的這中置單槍做法不就只是把傳
: 統後置式單槍的上下鎖點往前移而已
: 跟在這類車後面跑也覺得扭屁股的問題比雙槍車還嚴重
: 感覺這種設計只是為了好看
: 實際用途還不如一般雙槍車款
: --
: 重機副車架上可沒有引擎這種重的要死的東西
Q1:什麼叫做「中置避震」?
這名子是這樣來的:
避震器下座的位置,是否在[後輪軸前面]而不是在周圍。
為什麼要將避震器下座前移?
因為可以大幅增加,[單一行程的效能]。
https://i.imgur.com/V7spSDB.jpg
同樣的壓縮行程,避震器下座位置,距離輪軸越遠,效益越高!
同樣撞到2公分高的石頭,後避震需要壓縮2公分,
但中置避震的車一定[小於2公分]。
避震器不是路面不平才工作的,而是你一坐上去加油減速都在做功。
中置避震設計,可以讓後輪更柔軟的擺動,細微地針對路面做追隨。
跟弟弟妹妹借一把15公分的尺,兩隻手指頭捏住尾端,甩甩看!
請問您會想把避震器放在哪裡給他壓縮呢?
後避震打X
中置避震打O
---
來稱讚原PO,有一句推文說得特別好:
"檔車的副車架上可沒有引擎這種重得要死的東西"
我太喜歡你了,意思有到位~
Q2:什麼是「簧下重量」?
傳統速克達為了座下的置物空間,犧牲無數!
除了後雙避震以外,再把引擎.變速箱.空濾箱.排氣管,總加超過50公斤的重量,[當作搖
臂一起甩],褲底一包。
我把這種傳統速克達的搖臂形式戲稱:「尿布搖臂」。(網路上面講超多次XD )
你一定覺得怎麼可能這麼蠢!?
來吧,到車棚下側柱之後,雙手用力壓後座的座墊,
看看傳動箱.排氣管.空濾,是跟座墊黏在一起,還是跟後輪呢?
再來,左手拿一隻鳥站棍,右手握一個家樂福最大筒5公升礦泉水。將兩手伸直,把手臂
當作搖臂上下甩,哪一隻手好甩呢?
https://i.imgur.com/2RZRUon.jpg
尿布搖臂會因為超.級.重的重量慣性,跳起來回衝到你的屁股,避震器累你也累...
獨立的搖臂重量輕,搖擺輕盈更能快速反應並適應地形。
https://i.imgur.com/kAkFvn9.jpg
所以:
檔車的「搖臂」上可沒有引擎這種重得要死的東西。
尿布搖臂打X
純搖臂打一百個O
---
你們騎檔車幹嘛,除了還要打檔以外,輪子那麼大換輪胎很貴吧?
Q3:「輪徑」這麼大要幹嘛?
白牌速克達輪徑 10~13吋
黃牌速克達輪徑 13~15吋
一般檔車輪徑 17吋
多功能&越野車 17-21吋
同樣地上一個洞,輪徑越大者[跨越能力越大],跨過去所受衝擊越小。
譬如馬戲團的腳踏車的設計
https://i.imgur.com/BBvI3Vw.jpg
越野車的外觀設計讓人感覺只是騎爽的,
事實上他們真的爽,只是大人沒有教我。
https://i.imgur.com/gzUtixy.jpg
以上三項結論,看看上面越野檔車的圖片,
那獨立搖臂配上18吋的後鋼絲框多麼輕盈無負擔。
舒服自然就來~~爽的咧
小輪徑打X
大輪徑打O
所以我們選了小輪徑,尿布傳動,又後避震的車,然後才來抱怨避震很跳不舒適,是不是
很可惜呢?
---
Q4.「多連桿」是什麼,可以吃嗎? 有多連桿屁股就不會歪?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注意過,後避震器上面的彈簧有疏有密?
https://i.imgur.com/BnUNByA.jpg
疏的避震行程,鐵條拉得比較直,支撐性較強較硬。
密的避震行程,鐵條拉得比較扁,較易被壓扁,較敏感較軟。
所以不管上疏下密.下密上疏.中密,就是利用彈簧本身的壓縮特性差異,能希望夠兼具
舒適卻又硬挺。
跟出社會後一樣,該軟的時候軟,該硬的時候硬(握拳)。
來了,多連桿的功用有兩個:
一、持續進一步放大「軟硬兼具」的效果!
多連桿可以因三角薯餅與狗骨頭角度的設定不同,讓搖臂[去壓縮避震時的行程]改變。
一般通用會這樣設定:
讓搖臂壓縮避震[初期的行程拉長],在小受力時回饋會顯得敏感柔軟。
讓搖臂壓縮避震[終端行的程縮短],在最終衝擊時能夠不觸底挺得住!
也就是一開始軟軟的很舒服,但越壓他會越來越硬、頂住!
二、可以讓做功方向改變,更自由的擺放避震器的角度及位置:
檔車因為不需要置物空間,大多會為了避震效能選擇了有利的中置避震。(MotoGP用雙槍
能看嗎?)
而主車架因應引擎形式與造車取向不同,
造型有可能是單脊.環抱,材質更有鋼管有鋁合金。
甚至有的主車架根本沒有到中段,避震器上座直接連引擎屁股的↓
https://i.imgur.com/p4KJTRG.jpg
多連桿可以讓設計師改變筒身的角度、擺放位置,而能塞下行程更長的避震↓
https://i.imgur.com/vTRKPKL.jpg
甚至可以顛倒常識顛倒避震器受力的方向!
https://i.imgur.com/XjdOqqK.jpg
速克達本身就天生為了置物空間已經沒什麼空間了,又有預算限制的話多連桿自然不敢想
,也就是你們看到的這樣了。
https://i.imgur.com/V63p200.jpg
所以,為什麼會歪屁股?
主車架不夠強? (有可能)
搖臂襯套料子不好? (他只是受害者)
簧下重量又太重 (乾...這500%是主因!!!)
跟有無多連桿是沒什麼關係的。
-------------------
好了,說了這麼多,有人買車看感覺,我買車會看避震。
避震器是一台摩托車的一小部分,但卻有是很有意思的條件之一,我們一起多看多想。
我是都蘭虎二輪觀點,下次見喔。
--
Tags:
機車
All Comments
By Anonymous
at 2023-02-09T15:11
at 2023-02-09T15:11
By Enid
at 2023-02-10T16:30
at 2023-02-10T16:30
By James
at 2023-02-11T17:49
at 2023-02-11T17:49
By Doris
at 2023-02-12T19:08
at 2023-02-12T19:08
By Zenobia
at 2023-02-13T20:28
at 2023-02-13T20:28
By Regina
at 2023-02-14T21:47
at 2023-02-14T21:47
By Andrew
at 2023-02-13T22:19
at 2023-02-13T22:19
By Enid
at 2023-02-14T23:39
at 2023-02-14T23:39
By Regina
at 2023-02-13T22:19
at 2023-02-13T22:19
By Tom
at 2023-02-14T23:39
at 2023-02-14T23:39
By Freda
at 2023-02-13T22:19
at 2023-02-13T22:19
By Noah
at 2023-02-14T23:39
at 2023-02-14T23:39
By Oliver
at 2023-02-13T22:19
at 2023-02-13T22:19
By Ida
at 2023-02-14T23:39
at 2023-02-14T23:39
By Catherine
at 2023-02-13T22:19
at 2023-02-13T22:19
By Robert
at 2023-02-14T23:39
at 2023-02-14T23:39
By Joseph
at 2023-02-13T22:19
at 2023-02-13T22:19
By Tracy
at 2023-02-14T23:39
at 2023-02-14T23:39
By Una
at 2023-02-13T22:19
at 2023-02-13T22:19
By Vanessa
at 2023-02-14T23:39
at 2023-02-14T23:39
By Sarah
at 2023-02-13T22:19
at 2023-02-13T22:19
By Tristan Cohan
at 2023-02-14T23:39
at 2023-02-14T23:39
By Edwina
at 2023-02-13T22:19
at 2023-02-13T22:19
By Frederic
at 2023-02-14T23:39
at 2023-02-14T23:39
By Leila
at 2023-02-13T22:19
at 2023-02-13T22:19
By Lydia
at 2023-02-14T23:39
at 2023-02-14T23:39
By Frederica
at 2023-02-13T22:19
at 2023-02-13T22:19
By Suhail Hany
at 2023-02-14T23:39
at 2023-02-14T23:39
By Ophelia
at 2023-02-13T22:19
at 2023-02-13T22:19
By Kelly
at 2023-02-14T23:39
at 2023-02-14T23:39
By Kristin
at 2023-02-13T22:19
at 2023-02-13T22:19
By Lily
at 2023-02-14T23:39
at 2023-02-14T23:39
By Zora
at 2023-02-13T22:19
at 2023-02-13T22:19
By Ina
at 2023-02-14T23:39
at 2023-02-14T23:39
By Elvira
at 2023-02-13T22:19
at 2023-02-13T22:19
By Caitlin
at 2023-02-14T23:39
at 2023-02-14T23:39
By Anthony
at 2023-02-13T22:19
at 2023-02-13T22:19
By Thomas
at 2023-02-14T23:39
at 2023-02-14T23:39
By Emma
at 2023-02-13T22:19
at 2023-02-13T22:19
By Iris
at 2023-02-14T23:39
at 2023-02-14T23:39
By Tracy
at 2023-02-13T22:19
at 2023-02-13T22:19
By Dorothy
at 2023-02-14T23:39
at 2023-02-14T23:39
By Noah
at 2023-02-13T22:19
at 2023-02-13T22:19
By Jack
at 2023-02-14T23:39
at 2023-02-14T23:39
By Jacob
at 2023-02-13T22:19
at 2023-02-13T22:19
By Enid
at 2023-02-14T23:39
at 2023-02-14T23:39
By Zanna
at 2023-02-13T22:19
at 2023-02-13T22:19
By Edward Lewis
at 2023-02-14T23:39
at 2023-02-14T23:39
By Sierra Rose
at 2023-02-13T22:19
at 2023-02-13T22:19
By Skylar DavisLinda
at 2023-02-14T23:39
at 2023-02-14T23:39
By Catherine
at 2023-02-13T22:19
at 2023-02-13T22:19
By Joseph
at 2023-02-14T23:39
at 2023-02-14T23:39
By Harry
at 2023-02-13T22:19
at 2023-02-13T22:19
By Frederic
at 2023-02-14T23:39
at 2023-02-14T23:39
By Kyle
at 2023-02-13T22:19
at 2023-02-13T22:19
By Robert
at 2023-02-14T23:39
at 2023-02-14T23:39
By Xanthe
at 2023-02-13T22:19
at 2023-02-13T22:19
By Sandy
at 2023-02-14T23:39
at 2023-02-14T23:39
By Agatha
at 2023-02-13T22:19
at 2023-02-13T22:19
By Elizabeth
at 2023-02-14T23:39
at 2023-02-14T23:39
By Ivy
at 2023-02-13T22:19
at 2023-02-13T22:19
By Margaret
at 2023-02-14T23:39
at 2023-02-14T23:39
By Tom
at 2023-02-13T22:19
at 2023-02-13T22:19
Related Posts
RS NEO 125 儀表板?
By Doris
at 2023-02-08T10:23
at 2023-02-08T10:23
有人洗車自備鼓風機?
By Caitlin
at 2023-02-08T10:21
at 2023-02-08T10:21
中置沒用多連桿是不是只是單槍鎖點前移
By Necoo
at 2023-02-08T08:47
at 2023-02-08T08:47
請問過戶需先去驗排氣吗?
By Charlie
at 2023-02-07T20:20
at 2023-02-07T20:20
拆裝一次就算一筆工資?
By Jessica
at 2023-02-07T19:40
at 2023-02-07T19: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