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GRA(地瓜)(彪虎) ABS還真的出了 - 機車

By Valerie
at 2012-11-16T23:25
at 2012-11-16T23:25
Table of Contents
今天心情不錯
來炒個冷飯一下(笑
避免大多數的人都END
先把結論寫出來,之後在慢慢導正一些推文中看到的錯誤觀念
ABS單二和對四卡鉗都發揮最大效益時
二者煞車距離相同
這個實驗和報告國外已經很多
就不再引述是誰寫了
ABS的價值在哪?
防鎖死
防鎖死?
首先要思考的是當輪胎鎖死之後會發生什麼事
1.前輪鎖死時,四輪的狀況會因為後部重心的慣性繼續向前
二輪的狀況...嗯,和上帝say hi吧
因為二輪並沒有像汽車一樣有兩個力矩可以支撐住力量
只有一個力矩很容易產生搖擺的狀況
可是正確來說叫旋轉
當力很大,沒有力臂時,物體不會旋轉
問題是當有力量,只要有力臂出現,物體就會旋轉
所以當車輛慣性力出現,只要車身有一點點的力臂出現,二輪就會甩出去
http://ppt.cc/68Fu
四輪因為有兩個前輪支點,通常情況下不太會有旋轉的狀況
http://ppt.cc/~csD
2.當後輪鎖死時
施力點為後輪
四輪可能無感
二輪若駕駛得當也只會向前滑行
所以假設一個狀況
前方有物品檔路
車子煞死了,車子就會繼續向前滑行
這時候轉方向盤也不會有反應
機車轉龍頭的話,則是快速和祖先見面
如果輪胎的抓地力還在
汽車還有辦法轉向
機車...需要較高的技術作閃避
不過在市區時可避免為閃自走式地雷而自摔的倒楣狀況
這個,才是ABS的功用和目的
為了保持車子的控制
至於另一個問題點
ABS+單二 vs. 對四(對六、對八...)的煞車距離
這部分很多人會陷入一個盲點
「我裝了對八我超強!」
「我裝了步蘭波考試都得一百分!」
裝了對四煞車距離比較短?
再大的力量還是得屈服在物理意義上
在煞車系統上也很簡單
摩擦力
卻不是卡鉗造成的摩擦力
而是輪胎與地面的摩擦力
輪胎與地面之間的摩擦力並不會因為卡鉗的不同而有所改變
頂多...對八的重量會比單二重了一些
增加一些些的N
(這個N臨時忘記中文...~"~地面給輪胎的力,通常等同於重量)
所以當輪胎同樣在處於鎖死與未鎖死之間時
作用在輪胎的減速力是相同的呀
改對八
到底是哪邊減少了煞車距離呢?^^
米國SAE文獻指出
「當輪胎位於鎖死與未鎖死之間時,摩擦力為最高」
若車輛要將煞車距離縮到最短
一定得將輪胎控制在這一區塊
這也是ABS的強項所在,或者說...他的特性剛好滿足這條件
人工的方式要達到這樣的控制程度很難
因此也造成許多人以為用了ABS可以讓煞車距離縮短的誤解
這樣又會扯到另一個觀念
改對四到底好在哪?
問題來自於手施力的大小
若使用抓握力器的大小來抓煞車
應該所有的機車煞車系統都可以達到最大的力量
然而並不是每次的煞車和每位使用者都可以這樣抓握力器
如果放大倍率增加
駕駛就不需要每次都花相當大的力量在煞車
雖然說人的緊急反應力道大的誇張^^;
因此改對四、改總泵、改油管
都只是改變手的施力大小以及施力特性
不然同樣是對四,台版B、正版B、他牌對四的特性怎差異甚大
力量不是重點,好控制才是好的煞車系統
至於推文中又看到一個推文
「股煞的煞車力量比碟煞大」
嗯...
在版上已經寫很多次了
「完整版本」的股煞煞車力道會比碟煞大沒錯
至少也要保留自動煞緊的功能
但是機車的股煞是非常陽春的版本
並沒有自動煞緊的效果
外加線傳方式...
股煞比碟煞強的說法無法套用在一般低價機車上
因此硬是拿ABS與卡鉗來比
有點拿蘋果比鳳梨一樣
各有各的價值
--
ζ ξ
( ′▽`)-o█ █o-( ̄▽ ̄ )
--
來炒個冷飯一下(笑
避免大多數的人都END
先把結論寫出來,之後在慢慢導正一些推文中看到的錯誤觀念
ABS單二和對四卡鉗都發揮最大效益時
二者煞車距離相同
這個實驗和報告國外已經很多
就不再引述是誰寫了
ABS的價值在哪?
防鎖死
防鎖死?
首先要思考的是當輪胎鎖死之後會發生什麼事
1.前輪鎖死時,四輪的狀況會因為後部重心的慣性繼續向前
二輪的狀況...嗯,和上帝say hi吧
因為二輪並沒有像汽車一樣有兩個力矩可以支撐住力量
只有一個力矩很容易產生搖擺的狀況
可是正確來說叫旋轉
當力很大,沒有力臂時,物體不會旋轉
問題是當有力量,只要有力臂出現,物體就會旋轉
所以當車輛慣性力出現,只要車身有一點點的力臂出現,二輪就會甩出去
http://ppt.cc/68Fu
四輪因為有兩個前輪支點,通常情況下不太會有旋轉的狀況
http://ppt.cc/~csD
2.當後輪鎖死時
施力點為後輪
四輪可能無感
二輪若駕駛得當也只會向前滑行
所以假設一個狀況
前方有物品檔路
車子煞死了,車子就會繼續向前滑行
這時候轉方向盤也不會有反應
機車轉龍頭的話,則是快速和祖先見面
如果輪胎的抓地力還在
汽車還有辦法轉向
機車...需要較高的技術作閃避
不過在市區時可避免為閃自走式地雷而自摔的倒楣狀況
這個,才是ABS的功用和目的
為了保持車子的控制
至於另一個問題點
ABS+單二 vs. 對四(對六、對八...)的煞車距離
這部分很多人會陷入一個盲點
「我裝了對八我超強!」
「我裝了步蘭波考試都得一百分!」
裝了對四煞車距離比較短?
再大的力量還是得屈服在物理意義上
在煞車系統上也很簡單
摩擦力
卻不是卡鉗造成的摩擦力
而是輪胎與地面的摩擦力
輪胎與地面之間的摩擦力並不會因為卡鉗的不同而有所改變
頂多...對八的重量會比單二重了一些
增加一些些的N
(這個N臨時忘記中文...~"~地面給輪胎的力,通常等同於重量)
所以當輪胎同樣在處於鎖死與未鎖死之間時
作用在輪胎的減速力是相同的呀
改對八
到底是哪邊減少了煞車距離呢?^^
米國SAE文獻指出
「當輪胎位於鎖死與未鎖死之間時,摩擦力為最高」
若車輛要將煞車距離縮到最短
一定得將輪胎控制在這一區塊
這也是ABS的強項所在,或者說...他的特性剛好滿足這條件
人工的方式要達到這樣的控制程度很難
因此也造成許多人以為用了ABS可以讓煞車距離縮短的誤解
這樣又會扯到另一個觀念
改對四到底好在哪?
問題來自於手施力的大小
若使用抓握力器的大小來抓煞車
應該所有的機車煞車系統都可以達到最大的力量
然而並不是每次的煞車和每位使用者都可以這樣抓握力器
如果放大倍率增加
駕駛就不需要每次都花相當大的力量在煞車
雖然說人的緊急反應力道大的誇張^^;
因此改對四、改總泵、改油管
都只是改變手的施力大小以及施力特性
不然同樣是對四,台版B、正版B、他牌對四的特性怎差異甚大
力量不是重點,好控制才是好的煞車系統
至於推文中又看到一個推文
「股煞的煞車力量比碟煞大」
嗯...
在版上已經寫很多次了
「完整版本」的股煞煞車力道會比碟煞大沒錯
至少也要保留自動煞緊的功能
但是機車的股煞是非常陽春的版本
並沒有自動煞緊的效果
外加線傳方式...
股煞比碟煞強的說法無法套用在一般低價機車上
因此硬是拿ABS與卡鉗來比
有點拿蘋果比鳳梨一樣
各有各的價值
--
ζ ξ
( ′▽`)-o█ █o-( ̄▽ ̄ )
--
Tags:
機車
All Comments

By Doris
at 2012-11-21T12:37
at 2012-11-21T12:37

By Wallis
at 2012-11-22T17:41
at 2012-11-22T17:41

By Olivia
at 2012-11-25T18:47
at 2012-11-25T18:47

By Jacky
at 2012-11-26T17:48
at 2012-11-26T17:48

By Emily
at 2012-11-27T14:11
at 2012-11-27T14:11

By Christine
at 2012-11-27T21:47
at 2012-11-27T21:47

By Zora
at 2012-11-30T19:35
at 2012-11-30T19:35

By Faithe
at 2012-12-03T10:00
at 2012-12-03T10:00

By Tracy
at 2012-12-06T04:51
at 2012-12-06T04:51

By Caitlin
at 2012-12-08T12:35
at 2012-12-08T12:35

By Regina
at 2012-12-12T21:24
at 2012-12-12T21:24

By Callum
at 2012-12-15T19:11
at 2012-12-15T19:11

By Barb Cronin
at 2012-12-18T03:31
at 2012-12-18T03:31

By Jessica
at 2012-12-18T11:33
at 2012-12-18T11:33

By Madame
at 2012-12-18T16:21
at 2012-12-18T16:21

By Callum
at 2012-12-21T20:35
at 2012-12-21T20:35

By Sandy
at 2012-12-23T10:16
at 2012-12-23T10:16

By Anthony
at 2012-12-28T09:20
at 2012-12-28T09:20

By Barb Cronin
at 2013-01-01T21:21
at 2013-01-01T21:21

By Jake
at 2013-01-03T14:24
at 2013-01-03T14:24

By Damian
at 2013-01-06T09:54
at 2013-01-06T09:54

By Una
at 2013-01-10T15:11
at 2013-01-10T15:11

By Poppy
at 2013-01-15T14:50
at 2013-01-15T14:50

By Rae
at 2013-01-17T18:51
at 2013-01-17T18:51

By Margaret
at 2013-01-19T02:05
at 2013-01-19T02:05

By Rachel
at 2013-01-20T01:19
at 2013-01-20T01:19

By Robert
at 2013-01-21T17:43
at 2013-01-21T17:43

By Kama
at 2013-01-22T17:32
at 2013-01-22T17:32

By Xanthe
at 2013-01-23T06:40
at 2013-01-23T06:40

By Lily
at 2013-01-26T05:11
at 2013-01-26T05:11

By Catherine
at 2013-01-31T01:42
at 2013-01-31T01:42

By Mary
at 2013-02-04T15:40
at 2013-02-04T15:40

By Michael
at 2013-02-08T20:08
at 2013-02-08T20:08

By Catherine
at 2013-02-12T20:51
at 2013-02-12T20:51

By Jessica
at 2013-02-15T04:29
at 2013-02-15T04:29

By Joe
at 2013-02-18T05:40
at 2013-02-18T05:40

By Tom
at 2013-02-22T08:03
at 2013-02-22T08:03

By Jacob
at 2013-02-27T06:39
at 2013-02-27T06:39

By Michael
at 2013-03-01T10:04
at 2013-03-01T10:04

By Steve
at 2013-03-05T20:50
at 2013-03-05T20:50

By Brianna
at 2013-03-08T15:47
at 2013-03-08T15:47

By David
at 2013-03-11T16:39
at 2013-03-11T16:39

By Elma
at 2013-03-12T09:45
at 2013-03-12T09:45

By Charlotte
at 2013-03-12T21:21
at 2013-03-12T21:21

By Heather
at 2013-03-13T23:46
at 2013-03-13T23:46

By Ida
at 2013-03-15T02:55
at 2013-03-15T02:55

By Dorothy
at 2013-03-18T08:37
at 2013-03-18T08:37

By Ingrid
at 2013-03-19T08:50
at 2013-03-19T08:50

By Iris
at 2013-03-20T10:57
at 2013-03-20T10:57

By Rosalind
at 2013-03-22T05:53
at 2013-03-22T05:53

By Sarah
at 2013-03-24T11:13
at 2013-03-24T11:13
Related Posts
車子起步抖動無法加速

By Dinah
at 2012-11-16T20:45
at 2012-11-16T20:45
亂超車亂鑽 害死人! 人神共憤!天地不容!

By Barb Cronin
at 2012-11-16T19:56
at 2012-11-16T19:56
雲豹150/金勇/MY150

By Kristin
at 2012-11-16T19:01
at 2012-11-16T19:01
G5後輪 10吋胎選擇

By Damian
at 2012-11-16T18:44
at 2012-11-16T18:44
亂超車亂鑽 害死人! 人神共憤!天地不容!

By Daph Bay
at 2012-11-16T17:47
at 2012-11-16T17:47